李悠南跑過的地方,是普通游客無法進入的區域,視角完全不同。
拍完這條,回看素材。
無人機拍下的全景確實震撼,空曠的廣場中央,一個小小的人影在快速移動,背后是莊嚴肅穆的紀念碑,遠處是城市的天際線。
而同一時間,普通游客只能擠在紀念碑基座的圍欄外仰望。
中場休息,李悠南坐在樹蔭下喝水。幾個大膽的游客隔著安全線問:“哥們,拍電影呢?”
李悠南笑笑:“拍點宣傳片。”
“真酷啊,能隨便跑!”
他們語氣里帶著羨慕。
李悠南指指自己汗濕的t恤和旁邊一堆設備:“都是工作,也得聽導演的。”
他們哈哈笑起來。
下午轉戰萬壽宮歷史文化街區。
這里更是人擠人。
李悠南們的小團隊在窄巷里穿行,尋找合適的拍攝點。
張哥和小劉需要不斷協調人流,清出短暫的拍攝空間。
有時一個鏡頭要等好幾撥游客過去才能拍。
在一個相對僻靜的巷口,李悠南們打算拍一個李悠南從高處一個廢棄門樓的矮墻躍下,落在青石板路上的第一人稱視角。
架設機位時,旁邊一家賣綠豆湯的小店排了老長的隊。
老板娘忙得滿頭大汗。
張哥對那個小姑娘說:“去買幾碗綠豆湯來,給大家解解暑,多買點。”
這個小姑娘應該是實習生。
小姑娘應聲擠進隊伍。李悠南靠在墻邊等,看著游客們耐心或不太耐心地排隊,為了那碗清涼。
過了一會兒,小姑娘端著個塑料筐回來了,里面是好幾碗冰鎮綠豆湯。人手一碗。
李悠南端著碗,坐在拍攝點旁邊的石墩上,慢慢喝著。
綠豆湯清甜冰爽,瞬間澆滅了暑氣。
看著巷子里來來往往尋找美食和打卡點的游客,再看看身邊正在調試運動相機的團隊,心里那點特權感又冒出來了,不過這次是帶著點小確幸的悠閑。
不用排隊,就能喝到解暑佳品,能在閉館后或者非開放區拍攝,獨享片刻清凈,有專業的人替你搞定路線、安全和構圖……
綠豆湯喝完,拍攝繼續。
躍下矮墻時,石板路在運動相機的視野里急速放大,風聲灌入耳朵。落地站穩,巷子那頭傳來游客的幾聲驚呼和掌聲。
李悠南摘下頭盔,沖他們笑了笑。
……
拍攝最后一個地點是南昌起義紀念館。
這里也正是這一次在南昌的打卡點,原本在拍攝的計劃當中是沒有這個地方的,是李悠南強烈建議加進去的。
畢竟,是任務打卡點,得去啊。
跟楊慧提出來加南昌起義紀念館的時候,李悠南看上去情感真摯,楊慧大為感動。
這年頭這么踏實,有情懷的年輕人可不多了,便拍板協調,這才有了這個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