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表在奏章里說,河間府城里現在只有三千二百人,刨除看倉庫、監獄等處的,以及必要的留守兵馬,朝廷要是調河間府的軍隊參戰,他只能抽掉出來一千九百人參戰。
至于少的那些人馬哪去了?
曹表在奏章里列得一清二楚。
簡單來說就是,除了服各項徭役,剩下的人全都維持治安去了。
——在這個時代,沒有警察系統,因此,地方治安,全都是靠軍隊來維護,因此,得把軍隊打散了,分配到各個村鎮、街道和城市去維持治安。
要知道,河間府賬面上的總兵力可是有三萬。
但真到了要用的時候,竟然只能抽調出來一千九百人參戰,連十五分之一都不到。
當然,這也是因為守方不可能全員參戰。
可即便如此,這能參戰的人馬也太少了。
關鍵,河間府不是個例。
這些天,趙俁收到了太多太多這樣的奏章,各地方守臣都在勸趙俁不要冒然開戰,甚至有人都說出來,戰之大宋必亡這樣不吉利的話。
這其實就是封建王朝的宿命,和平久了,軍隊就不能用了。
好在,趙宋王朝這些年一直在跟西夏開戰,這使得西北禁軍(也就是西軍)還是比較能打的。
要不然,趙宋王朝真是一點希望都沒有了。
而現在,除了西軍,不論是京畿禁軍,還是河北禁軍,包括江南禁軍,這些年打得都只是一些小股土匪,或者小股農民起義軍什么的,戰斗力可想而知。
樞密院已經給趙俁算過了,宋遼要是真開戰,短時間內,京畿和河北兩個地區,最多也就能集結七萬人馬,即紙面上的人馬的十分之一。
關鍵,湊出來的七萬人馬,立即就能拿起刀槍打仗的,可能也就七千,剩下的大多都只能當啦啦隊。
根據現有的情況,郭成給趙俁的建議是,繼續從各個地區向河北調集軍隊,同時傳下命令,不論哪里來的軍隊,都必須擺疏陣,對外至少虛報十倍,也就是虛張聲勢。
趙俁采納了郭成的建議。
在郭成告退前,趙俁升郭浩為閤門祗候,并夸郭婷賢良溫婉,他對郭成說:“愛卿生了個好女兒。”
郭成在心底大贊趙俁是圣君,為了安撫他們父子,連這么違心的話都能說出口,而且看這意思,趙俁應該會寵愛郭婷。
郭成在心中發誓,就算不為了郭氏崛起,只是為了他的女兒在后宮過得好一點,他也要盡心竭力地為趙俁效力。
郭成走后,趙俁陷入了沉思:“這軍方有大問題啊,要軍餉的時候一個人不少,這要打仗了,卻又沒有軍隊,這要是沒有人搗鬼,才真的有鬼,嗯……不然,慢慢將京畿、河北包括江南的禁軍精銳抽調出來組成新的禁軍,剩下的,直接搞個警察系統,把他們中堪用的變成警察,甩給地方,以此來解決冗軍的問題?”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