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城司和東廠,尤其是后者,一戰成名。
新黨和舊黨中,不是沒有有識之士,意識到趙俁強化皇城司的職權和創建東廠,目的不簡單。
可目前階段,新黨和舊黨最大的敵人是他們彼此,他們一時半會還顧不上趙俁的小動作。
更主要的是,新黨和舊黨還沒意識到這是針對他們的機構,畢竟,皇城司本來就有,東廠又是為了解決他們黨爭的問題剛建的“小機構”。
因此,一時之間,深陷黨爭的新舊兩黨官員也就沒太把皇城司和東廠放在心上。,
這也就使得,皇城司和東廠有了快速發展壯大的機會。
至于等新舊兩黨人士反應過來?
那時的皇城司和東廠已經成長為他們撼動不了的存在,趙俁更是羽翼已豐,又沒有了向太后的制約,他們再想反對已經無效了。
經過整治貪腐,加上由蔡京主持的葉詩韻的三條經濟策略開始發力,源源不斷的財富匯集到京師,短短幾個月時間,朝廷就開始扭虧為盈,有了些許積蓄。
近來,蔡京又給趙俁獻計,在經濟體制方面進行變法,尤其是進行茶法鹽法的變革。
葉詩韻在第一時間就提醒趙俁了,蔡京的這些變法,其實是一把雙刃劍,雖然能搞到錢,但也會加劇社會矛盾,可以用一段時間,但不能一直用,否則貽害不小。
軍事方面。
經過這么長時間的調集,七萬宋軍已經集結在了大名府附近,隨時都可以北上。
另外,趙俁讓宗澤、張叔夜、王稟、何灌招募的神機左軍和神機右軍,也已經聚集到了汴梁城中,現在正在開封府的校場進行訓練。
這兩支軍隊,趙俁采納了李琳的建議,實行雙主官制,即:監軍負責部隊的思想政治工作,確保軍隊服從趙俁和朝廷的指揮;主將則專注于作戰指揮和訓練。兩者相互配合,將保證軍隊有戰斗力,又避免軍隊脫離皇權和朝廷的控制。
簡單說一下。
趙俁讓童貫(以及他背后的李琳)負責建立和訓練神機左軍和神機右軍。
宗澤擔任神機左軍的都監,王稟擔任神機左軍的主將;
張叔夜擔任神機右軍的都監,何灌擔任神機右軍的主將。
神機左軍和神機右軍都以虎蹲炮、轟天雷、神臂弓等武器為主,也都采取的是四千步軍配一千輕騎兵的編制。
還有,神機左軍和神機右軍的裝備是最精良的,趙宋王朝有什么好東西,趙俁都給這兩支軍隊裝備上,而神機左軍和神機右軍的騎兵,更是奢華至極的一人三馬(大約一半戰馬、一半挽馬,必要時可增強神機軍的機動性)。
另外,在童貫的建議下,趙俁又集結了一萬廂軍,以及不少騾、駝、大車,給神機左軍和神機右軍擔任輔軍。
總之一句話,趙宋王朝這邊真的做好了不惜一戰的準備。
下面,就不知道遼、夏兩國如何應對了……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