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并不容易。
因為趙俁不喜歡后宮干政。
好在,她知道,趙俁沒有徹底倒向新黨的意思,更沒有放開蔡京脖子上的拴狗繩的意思。
這也是她的意思,因為只有這樣,趙宋王朝才不會走回歷史上的老路,使得靖康之恥發生。
那現在的形勢就很明顯了,趙俁需要控制蔡京的力量,也需要平衡新黨的力量。
那么,趙俁就一定會留著舊黨。
但與此同時,趙俁也要控制住這些經常搗亂和亂咬人的舊黨。
“要是我能幫趙俁控制住這些舊黨,我又完全受趙俁控制,還能不斷給趙俁點甜頭,未必不能讓趙俁松口,畢竟,政治從古至今一直都是妥協的藝術……”
……
李清照按照張純所說的找到了童貫,把金字牌給童貫看,想讓童貫安排人護送她回家,并主動說明她明天就會回來。
童貫知道,李清照現階段可以自由出入皇宮。
這既然是趙俁給李清照的特權,童貫肯定不會有異議,她二話沒說,就按照普通妃嬪出宮的規格,安排人送李清照回家。
見李清照又回來了,李恪非差點沒當場發飆。
李清照也看出來了她爹并不歡迎她回來,她趕緊把蔡京請求趙俁建立“講儀司”的事情跟李恪非說了。
李恪非知道“講儀司”的前身“制置三司條例司”有多可怕,他連夜去求見蘇軾和蘇轍,將此事匯報給了蘇軾和蘇轍。
蘇軾和蘇轍聽完,派人去將韓忠彥請來,說了蔡京想成立“講儀司”和趙俁肯定會答應此事。
韓忠彥聽完,認為“講儀司”并不可怕,關鍵還是趙俁的態度,如果趙俁不想收拾舊黨,“講儀司”不過就是一個主持變法改革的執行部門,也沒什么大不了的。
但如果趙俁有收拾舊黨的意思,集合了蹇序辰、吳居厚、安惇等酷吏的“講儀司”,絕對能折騰死他們。
蘇軾和蘇轍也是這么看的。
三人達成共識了之后,便研究起張純來。
張純知道蔡京想成立“講儀司”的事,對其中的細節知道的如此詳細,還能確定趙俁肯定會支持蔡京,這能量已經不是一般的大了。
而且,張純對他們的處境如此了解,還敢給他們報信,那就說明,張純有把握他們能渡過這關,或者是有把握幫他們渡過這關。
這就更厲害了。
韓忠彥、蘇軾、蘇轍都在想,‘這位張皇妃到底是何許人也?她又為何要幫我們元佑黨人?’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