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說,李乾順不愧是西夏的中興之主,在這么短時間內,英明而謹慎的他,就已經得到了西夏國中文武大臣的認可。
李乾順雖然一度在趙宋王朝的兵鋒下委屈稱臣,但卻從未忘記國土淪陷的屈辱。
自親政以來,李乾順不但在國中創設國學,招納弟子三百以推崇儒教,培育人才,昔日在與宋軍交戰中戰死的仁多洗忠等大將,他也都賜其家,表彰功勛。
李乾順與趙俁的議和,從來都不是為了守著一方水土,從此茍延殘喘,他想要的是爭取足夠的時間厲兵秣馬,從而在不久的將來,向趙宋王朝復仇,以洗刷其母小梁太后所留下的恥辱。
而李乾順的弟弟李察哥,也正是其兄的中興大業中最為重要的助力臂膀。
早在趙煦時期,宋軍第一次出兵攻滅青唐時,李乾順就派出大將仁多保忠前往支援。
當時,只有十六歲的李察哥,便在西夏的援軍中。
雖然當時的夏軍被宋軍給打退了,但李察哥卻在撤退時,以強弓射退了苗履麾下的副將,從而逼迫宋軍后退,為夏軍的撤離爭取了時間。
李察哥一戰成名。
回到西夏以后,李乾順將李察哥封為晉王,讓李察哥等人從新訓練軍隊。
李察哥充分吸取宋軍的長處,來重整夏軍,使夏軍的戰力大增。
后來,西夏出軍配合吐蕃軍將宋軍擊退,隨著宋軍的主力被打出鄯州與湟州一帶,青唐吐蕃終于在新任贊普溪賒羅撒的領導下重新建國。
李乾順觀察了一段時間,見趙俁沒有將青唐吐蕃吐出來的意思,便將西夏宗室的一個公主嫁給了溪賒羅撒,成為他的末蒙。
西夏和青唐正式結為盟友。
隨后,李乾順派遣西夏大將仁多保忠出兵援助溪賒羅撒,想要與吐蕃軍聯手打退宋軍,并趁機占領湟州,將勢力滲透進青唐地區。
因為李乾順擺明了要干涉趙宋王朝收復青唐地區,甚至明目張膽地出兵下場,最近主要負責西北戰事的章惇和曾布果斷全面關閉與西夏的榷場,跟西夏打起經濟戰來,雙方的關系又迅速跌落到了冰點。
與此同時,章楶重新加強了宋夏邊境天都山一帶的堡寨建設,綏戎堡與懷戎堡兩座堡寨在這一階段得到了進筑。
宋夏之間的戰爭,有可能一觸即發。
另外,宋朝的密探傳回來消息,李乾順已經向遼國遣使,請求遼國給西夏派遣援兵,似乎在為即將到來的戰爭做最后的準備。
只是,一來,宋夏兩國之間的戰爭還沒有正式開打,遼國不想出兵刺激趙宋王朝,促使這場戰爭提前爆發;二來,耶律洪基的身體一天比一天糟糕,在這種遼國隨時都有可能換君主的時刻,遼國也真是不敢輕啟戰端。
面對這樣的危局,耶律洪基終于松口同意讓耶律延禧重新擬注大將軍以下的官員。
由此不難看出來,耶律洪基也知道他命不久矣,在為傳位給耶律延禧做準備……
……
這天,袁傾城派去荊湖北路種植水稻的一個研發人員,一連趕了七天的路,給袁傾城送來了一株特殊的水稻。
這株水稻的穗子很大,很整齊,籽粒很飽滿,而且竟然有二百三十多粒種子,是普通水稻的兩倍多。
袁傾城大喜,‘這莫不是一株天然的雜交水稻?’
水稻雄性不育系自身花粉敗育,不能自交結實,但可接受其他水稻品種的花粉而受精結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