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佶聽言,心中一緊,連忙問道:“莫非有何不妥之處?”
“朕觀之,雖甚好,卻極盡奢華,必耗時費力,恐勞民傷財,非國家長久之計,故不可取也。”趙俁說。
“陛下憂心國事,實乃社稷之福。然延福宮之建,非為一己之私,實為彰顯我大宋威儀,振奮民心。此錢不可省也。”
“且延福宮之建,亦可帶動工匠技藝之提升,促進相關行業之發展,對百姓亦非全然無益。臣以為,關鍵在于把握分寸,勿使奢華之風盛行即可。”
“再者,陛下若想推廣水泥,定然要有實例以安天下人心,普天之下,可有比一座皇宮更有說服力之物?”
看得出來,趙佶不想更改他絕妙的設計。
不想,趙俁根本不給趙佶面子,直截了當地將趙佶的說辭給否定了:“只是一住處而已,無須這般精美。建材亦就近取之即可,像你這要從蘇、湖二州采太湖石四千六百塊,太過鋪張浪費。”
這太湖石正是趙佶的得意之處,他以為,趙俁這個土鱉,根本就不知道這太湖石有多美,才拒絕用太湖石的。
所以趙佶連忙跟趙俁說:“陛下或不知,這太湖石極美,乃修建園林不二之物,講究“瘦、皺、漏、透”……”
此刻的趙佶,對太湖石是那么癡迷。在他看來,要是不用這太湖石來裝飾延福宮,絕對是趙俁的巨大損失。
袁傾城聽不下去了,勸諫道:“官家,此惡源斷不可開……”
袁傾城此言一出,趙佶臉上的不悅之色一閃而逝。他很想說,你一個深宮婦人,懂什么,也敢對我的設想指手畫腳,再者說,一些破石頭而已,又能值多少錢?
可趙佶不敢,因為看著袁傾城就比他跟趙俁親近。
袁傾城繼續說:“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此例一開,必人人效仿,恁地時,為獲取花石,官員或不惜破壞百姓房屋、墳墓,強取豪奪。更有甚者,許多百姓因花石而傾家蕩產,小小花石將耗費巨額財政資金,加重國家財政負擔,導致國庫空虛,激起民怨,動搖我大宋統治根基。”
袁傾城所說的,別說趙佶和一些弄臣覺得太過夸張,就連在場的一些舊黨官員都覺得袁傾城有些過了。
‘一些石頭而已,也至于如此上綱上線?’
‘袁皇妃比諫官還苛刻,此類女子多半不會被君主長期喜愛,恐怕很快便會失寵。’
然而,讓在場之人沒有想到的是,趙俁竟然對袁傾城的諫言不吝夸贊:“愛妃真賢妃也,所言極是,此惡源斷不可開,今我大宋百廢待興,豈可將錢財花在大興土木上,省下這錢,給百姓免稅,方是治國之道。”
袁傾城不是張純,不然,此時抓住趙俁的口誤跪地謝恩,她立馬就能高升為四妃之一的賢妃,而她只是很欣慰地一拜:“官家圣明。”
隨后,趙俁下旨:修建皇宮所需建材,只得從京畿地區就近尋找,或跟民眾公平購買,任何人皆不得借此事擾民,不然從重從嚴處罰。另外,延福宮不需要規劃太大的園林、水系,有一點點綴一下即可,至于多出來的空地,要么多建房屋用來改善宮人的住宿情況,要么用來建不燒錢的廣場,以供宮人鍛煉身體用……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