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他畢竟曾經深深地愛過蕭瑟瑟。
這讓他將蕭瑟瑟拱手讓給趙俁,他這心里難免一揪。
再者,作為一個皇帝,把自己的女人送給別的皇帝,還是在這樣的形勢下,他面子上也過不去。
關鍵,蕭瑟瑟腹中還有他的孩子。
所以,耶律延禧很猶豫地說:“非如此不可?”
其實也不是非如此不可,但蕭奉先早就想除掉蕭瑟瑟這個他們兄妹的巨大威脅,如今又是天賜良機,他當然得努力一把了,所以他說:“若不給宋主交代,宋主以何為緣由放過我大遼?”
耶律延禧頓時啞口無言。他一想也是,如果不給趙俁找好臺階,就算趙俁有心放過他,也沒有借口。
想了想,耶律延禧問:“以她人代之,可否?”
蕭奉先搖搖頭:“胡睹姑之輩見過文妃,若宋主知曉我大遼騙他,必發雷霆之怒,屆時……”
耶律延禧知道,帝王一怒,伏尸百萬,可不能將趙俁激怒了。
猶豫再三,耶律延禧問:“送文妃頭顱,可否?”
其實,這樣也已經達成蕭奉先的目的了,而且送蕭瑟瑟的人頭,是最穩妥的,省得蕭瑟瑟不死,再搞出什么事來。
可送蕭瑟瑟的人頭,蕭奉先是滿意了,但他不知道趙俁會不會滿意?
畢竟,從一個男人的角度來看,肯定更想要一個活著的美人,尤其是敵人的女人,而不是一顆冰冷的人頭。
而且,蕭瑟瑟曾經可是有“遼國第一美人”之稱,活著的她,肯定比死了的她,更能消除趙俁的怒火。
關鍵,他們遼國,送去一個女人的頭顱,就想把聯合西夏挑釁趙宋王朝的責任推脫得一干二凈,純粹是白日做夢,而要是蕭瑟瑟主動承擔這一切,多少能好一點,也更能表現出他們求和的誠意。
基于此,蕭奉先搖搖頭。
耶律延禧換位思考,如果是他帶兵圍住了東京汴梁城,他也更希望得到趙俁的妃嬪,以彰顯他的武功,而不是一顆可有可無的人頭。
畢竟,戰勝敵人,奪其所有,見其親人流淚,納其妻女才是人生之最樂。
因此,耶律延禧覺得,蕭奉先所說的,沒有問題。
可要做這樣的決定,對耶律延禧來說,還是有些猶豫不決。
見耶律延禧下定不了決心,蕭奉先在一旁勸道:“陛下為一國何惜一婦人?且文妃性子極烈,又愛煞了陛下,必不會受辱,定會在此間事了,自我了結,以全陛下名聲。”
耶律延禧覺得,這確實像是蕭瑟瑟的作風。
最重要的是,事已至此,耶律延禧也是真沒別的辦法了。
所以,最終耶律延禧點了點他那“高貴”的頭顱……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