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不狡辯,蕭奉先都怕,宋軍會因此打過來。
蕭奉先猜對了。
就在韓忠彥和蕭奉先談論此事之際,趙俁下令,大軍集結,做出攻打燕京城的架勢。
隨著趙俁的一聲令下,數十萬宋軍動了起來,浩浩蕩蕩地向著燕京城進發。旌旗蔽日,戰鼓雷動,鐵蹄踏碎了大地的寧靜,塵土飛揚中,宋軍的威嚴與力量在這一刻展現得淋漓盡致。
耶律延禧得知此事了之后,也顧不上自己的身份,連忙親自來見韓忠彥。
讓耶律延禧稍稍松了一口氣的是,得知他是遼朝的皇帝,韓忠彥按照趙宋王朝的禮儀給他行了一禮:“外臣韓忠彥見過大遼皇帝陛下。”
耶律延禧連忙將韓忠彥虛扶起來,說道:“朕與貴朝皇帝乃兄弟,朕又將三位公主嫁給貴朝皇帝,與貴朝皇帝乃實在親戚,豈愿刀兵相見,實大臣誤朕,以至傷了和氣,望韓卿轉達朕之誠意,請貴朝皇帝息怒。”
韓忠彥面色凝重,緩緩說道:“我家皇帝陛下宅心仁厚,本欲以和平之姿解決兩國紛爭,然貴朝之舉,實乃欺人太甚。”
耶律延禧君臣連連賠禮道歉。
韓忠彥的語氣這才松了一些,又說:“小骨碌部之事,不過冰山一角,若貴朝不能顯出誠意,兩國戰火恐難以平息。”
耶律延禧聞言,額頭滲出細密汗珠,他深知遼朝如今國勢衰微,絕非趙宋王朝的對手,若真開戰,只怕國將不國。關鍵,他被困在燕京城中,一旦兩國開戰,他勢必要被宋軍擒住,后果不堪設想。所以,他急忙說道:
“韓卿所言極是,朕已嚴懲彼輩妄圖欺瞞貴朝之臣,愿以此表示朕之誠意。且朕愿再增五萬戰馬,以贖前愆,只盼兩國能重歸于好,共謀和平。”
耶律延禧一張嘴,一眾遼臣就暗道,‘不好!’
五萬匹戰馬,哪怕是對盛產戰馬的遼朝來說,都不是一個小數字,尤其是在已經答應了二十萬匹戰馬的情況下。
可耶律延禧也是皇帝,也是金口玉言,他都已經說出口了,做為臣子的,還能當眾,尤其是當著外人的面,反駁他嗎?
再者說,那邊宋軍都要攻城了,他們這邊要是不再割一塊肉,好像也不太容易平息此事。
有了耶律延禧答應的五萬匹馬,韓忠彥才回去復命。
如此,有了臺階的趙俁,才叫停了攻城。
不過事情并沒有就此結束。
小骨碌部之所以能第一個前來勤王救駕,并不是小骨碌部快,而是因為其他遼軍知道,現在來勤王救駕,就是送,他們只有集結成大部隊,才能抗衡宋軍,威脅宋軍。
也正是因為清楚這一點,遼軍一直在居庸關、古北口、松亭關、平州集結,準備等集結好了,約好時間,一塊前來解救燕京城。
小骨碌部是因為貪功,才從南暗口進入燕地,結果成了純送。
就在小骨碌部被宋軍擊潰的第十天,蕭霞抹率領大約八萬契丹族、奚族、漢族、勃海聯軍抵達燕京城下。
蕭霞抹的妻子是遼道宗的女兒魏國公主耶律撒葛只,他的妹妹蕭坦思又被遼道宗娶為第二任皇后,因此,他既是遼道宗的女婿,又是遼道宗的妻舅,身份十分尊貴,早年又立下過平叛大功,具有一定的指揮能力,才被推舉為聯軍的最高統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