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這里,呂恵卿像是煥發了青春一般,又說道:“古稀雖至,猶可騁懷逐夢,振衣千仞,擊楫中流,何言遲暮?!”
王安石第一次罷相后,呂惠卿為鞏固自身的權力和地位,不惜打壓對他有知遇之恩的王安石,這種行為被視為不忠不義,在政治道德上受到質疑,也讓宋神宗、高滔滔、趙煦以及歷任宰執對其為人有所不恥。
還有,當初呂惠卿在變法過程中,任用親信,排除異己,引發諸多不滿。其行為被認為違背了士大夫階層所倡導的道德規范,歷任掌權之人皆不看好他的人品。
再有,呂惠卿積極推行變法,但一些政策在執行中出現了諸多問題,如青苗法、免役法等在實施過程中加重了百姓負擔,引起社會動蕩,這讓歷任掌權之人對呂惠卿的能力和施政效果產生懷疑。
總之,哪怕呂恵卿后來證明了他不論是文韜還是武略都極有能力,但當權者卻都鮮有人喜歡他、欣賞他,讓他始終都不受重用。
就以因為有章惇力諫到底還是用了呂恵卿的趙煦來說。
呂恵卿在西北時,更是屢敗西夏,用兵狠辣,沒有下限,十足的老陰逼,讓西夏人吃足了苦頭。
當初,紹圣三年,呂恵卿鎮守環慶路和鄜延路,小梁太后率領五十萬大軍前來攻打,在呂恵卿的防守下,小梁太后一共打下了一座堡寨,擊殺了三千宋軍,就被呂恵卿擊敗,狼狽撤退,那一仗著實是打出來了趙宋王朝的威風。
累積了眾多戰功之后,呂恵卿便想進京面圣,在御前親自講述對西夏的用兵方略。
結果,趙煦毫不猶豫地就拒絕了。
這是因為趙煦很討厭呂恵卿,要不是章惇非要用呂恵卿,他是說什么都不會給呂恵卿這個反復小人機會的。
直到只看重能力的趙俁登基,呂恵卿才徹底迎來了一展抱負的機會,他甚至一度被趙俁調回朝廷擔任宰執,趙俁還收了他的孫女呂懿當妃嬪,甚至讓他建立巡檢系統,可見對他的看重。
后來,是因為熙河路實在太重要了,趙俁又要收復西夏,才又把他給調到熙河路坐鎮。
如今,呂恵卿只要幫趙俁收復了西夏,不僅能名留史冊,還肯定能回到朝廷繼續擔任宰執,甚至是擔任宰相,讓他洗刷自己從前的污名。
試問,呂恵卿怎么可能不拼這一把?
章楶看著呂恵卿那確實比他強健很多的身體,又聽呂恵卿這么說,也就把心給放了下來。
當然,這也是因為,章楶很清楚,趙俁雖然將收復西夏這件事交給他了,但他確實年老體弱,可能沒幾年好活了,而一旦他真出事了,接替他的人肯定就是呂恵卿。
換而言之,既然趙俁如此相信呂恵卿,呂恵卿又真的很有能力,他沒道理不把寶押在呂恵卿身上。
所以,章楶便毅然決然地定下了這個收復西夏的戰略戰策。
隨后章楶和呂恵卿分開做準備。
章楶不留余力地扔煙霧彈布置迷霧,而呂恵卿則將那五萬匹戰馬和所有駱駝、騾子、驢帶回熙河路,同時秘密調兵選將。
十月初,不等章楶動手,呂恵卿、王厚、童貫等人就率領七萬人馬,以及一萬五千黃頭回鶻開始西進,然后借道龜茲國進入西域。
此時,龜茲國的國王和大臣已經知道了趙俁在燕地大敗遼國,意識到趙宋王朝的崛起已經無人可擋,便主動借了兩萬人馬給趙宋王朝,同時為趙宋王朝補充了充足的糧草,還給趙宋王朝帶上了不少牛羊作為宋軍的軍糧。
呂恵卿便率領這十多萬大軍無驚無險地到達了玉門關外。
十月二十五日,就在章楶派折可適率領十幾萬大軍與李乾順親自指揮三十萬西夏軍在天都山交戰之際,呂恵卿派王厚奪取了玉門關。
十月二十六日,宋將姚雄奇襲黑水城,一舉奪下了黑水城。
按照呂恵卿的命令,城中凡是參與抵抗和不肯立即投降的男人,全部誅殺,一個不留,其家女人盡數充入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