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很清楚,這件事說起來輕松,但做起來,絕對困難重重。
別的先不說,歷史上的北宋,連大一統都沒有完成,南宋更是偏安一隅,這固然有宋朝的敵人遼、夏、金、蒙古都很強的原因,其內部又何嘗沒有極大的保守、掣肘勢力存在?就這樣的王朝,你讓他們出軍去征服全世界,阻力得有多大?
這么說吧,明、清兩朝好歹都是大一統王朝,但后來卻不約而同的都實施了海禁。
先說明朝。
明朝以農為本,統治者認為商業活動會導致社會不穩定,而海外貿易會使民眾追逐利益,影響農業生產,因此通過海禁來限制商業發展。
還有,明朝統治者秉持傳統的夷夏觀念,認為中國是天朝上國,無需與外國進行過多貿易往來,海禁在一定程度上是這種觀念在對外政策上的體現。
再說清朝。
清朝統治者擔心沿海人民與外國人交往會引發反清思想,威脅統治秩序。海禁可以減少中外交流,降低這種風險。
還有,清朝自然經濟占主導地位,封建統治者認為國內物資豐富,無需依賴海外貿易,海禁政策符合這種經濟形態下的統治需求。
如今,比明清還早個幾百年,封建勢力肯定要比明清更強大,在這種情況下,想要徹底放開海禁都很困難,就更別提不斷對外發動戰爭了。
所以,這是一盤大棋,而且是一盤得經營許久的大棋,現在就得開始著手布局了,不然,是絕對不可能成功的。
而這第一步就是說服趙俁,并且讓趙俁堅定不移地往這條路上走。
這并不容易,因為趙俁只要完成了大一統,他就是趙宋王朝僅次于趙匡胤的皇帝,在中國有作為的皇帝中就可以名列前茅了,他其實沒必要這么折騰。
畢竟,趙俁要是走出這一步,很可能就不是有作為了,而是好大喜功了。
而且,在往這條路上努力的過程中,肯定會遇到無數的阻力,這阻力很可能會大到士大夫階層、大多數官員、后族、太子黨等等封建勢力全都阻止他們的地步,搞不好這些封建勢力甚至會聯合起來推翻趙俁的統治。
不過,向來都是,危機與機遇并存。
有反對的,肯定也有支持的。
只要張純干出一些聲勢,除了鄭顯肅,凡是趙俁的妃嬪,包括她們背后的勢力,都會支持張純。
那樣一來,張純就擁有了強大的政治勢力,到那時,她就可以攪動風云,甚至可以跟鄭顯肅分庭抗禮……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