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他們出草的對象,往往是毫無關系的外族,因此,漢民往往成為犧牲品。
蔡佃帶去的不少人也被他們給獵殺了,雙方還因此爆發了一場規模不小的戰爭,還好,那三百廂軍靠著優良的兵器以及不錯的甲胄完勝了這些土著。
還有就是,島上原始森林茂密,需大規模燒荒開墾,基礎設施建設初期條件艱苦。
得知這些了之后,趙俁給蔡佃下了一道圣旨:
大宋皇帝制曰
門下:朕膺昊穹之眷命,承列圣之洪基,宵旰圖治,夙夜在公,志欲拓疆宇以固國本,綏黎庶而振宏圖。
泉州蔡佃卿,懷濟世之宏略,抱開疆之壯心,首陳流求開發之策,其誠可鑒,其志可嘉。
流求者,海上要沖,山川形勝,林木豐茂,若善加經營,必成海上絲綢之路之重埠。
然渡海則黑水溝暗流洶涌,風波莫測;登島則瘴癘橫行,疾患叢生;更有土人“出草”之俗,頻擾生民;復兼林莽蔽野,墾殖維艱。
卿率眾渡險灘,戰瘴癘,御土患,焚林辟地,屢建奇功,三百廂軍勇衛疆土,僧道異人妙手回春,此皆社稷之干城,朝廷之棟梁也。
今特賜蔡佃絹千匹,升起居郎,隨行人等各有豐厚升賞。
流求頗大,開發甚亟,泉州當盡速協同福州、廣南東路,舉全力開發流求。
一應錢糧調撥、律法頒行、兵力調配諸事,卿可專折快奏,朕必從優處置。
望卿等砥礪奮進,早奏全功,以副朕拓土安邦之至意。
故茲詔示,想宜知悉。
大宋洪武三年三月戊申
接到趙俁的圣旨了之后,蔡佃汗流浹背。他沒想到,趙俁遠在東京汴梁城中,對他這里的事情竟然了若指掌,他暗道:“幸虧陛下不欲治我之罪,不然以我所犯之罪,至少失官也。”
蔡佃心中暗自慶幸之余,對趙俁的敬畏之心,更勝從前,從此做事,絲毫不敢懈怠不說,再也不敢隱瞞不報了。
與此同時,福州和廣南東路的主官也收到了趙俁讓他們組織流民去開發流求的圣旨。
兩州的官員得知,不用打仗,也能獲得開疆拓土的大功,也紛紛積極組織流民去開發流求。
而流民聽說,流求土地肥沃、資源豐富、漁業發達,去開荒,就給提供食宿、工具、種子,開墾出來的荒地全都歸他們自己所有,且前三年免稅,而且朝廷要大力開發流求,這里將來會是海上貿易的重要一站,商業會非常發達,因此,那些在自己家鄉生存都很困難的流民,視此為逃離故土貧瘠、尋求新生機的天賜良機,紛紛報名前往流求開荒。
因為報名的流民實在是太多了,朝廷沒辦法提供這么多的船,以及相應的食宿、工具、種子,不少流民甚至自己制作舢板,冒險穿越洶涌的黑水溝,向著那片傳說中的寶島進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