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朝文武,你一言我一語,紛紛表達著對西夏的輕蔑與對趙宋王朝的信心以及對趙俁的歌功頌德。
慢慢的,對趙俁歌功頌德的人越來越多。
而且,很多大臣真是發自肺腑地稱贊趙俁。
事實上,對趙俁歌功頌德,不是今天才有的。從趙俁率軍凱旋,趙宋王朝從上到下就對趙俁歌功頌德,甚至大搞個人崇拜。
這讓趙俁意識到,為什么那么多統治者熱衷于發動戰爭,甚至是喜歡御駕親征了。
實在是,歷史上任何一個統治者,其權力都不僅是血緣和地位所賦予的,更是在現實中所積累的威望所帶來的,而積累威望最快的方式就是建立軍功。
秦始皇之所以能成為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千古一帝,那是因為他統一了六國建立了大秦帝國。
滅秦戰爭期間,劉邦始終都是帶兵的主力,滅楚的過程中,韓信雖然更能打,但劉邦依然是絕對的主力,建立漢帝國之后歷次的平叛戰爭都是劉邦親自帶兵去打的,由此不難看出,劉邦的天下也是他一手打下來的。
還有漢武帝劉徹,他的一生其實一直充滿爭議,但就是因為他打出來了最強大的漢朝,打出來了中國人的脊梁,打出來了“國恒以弱滅,獨漢以強亡”的大漢帝國以及漢民族,因此,他一直都是中國最偉大的皇帝之一。
李世民就更不用多說了,李淵太原起兵在向長安用兵的過程中,李世民是主力,橫掃渭北,在建立大唐之后,李世民更是先后滅掉薛仁杲、劉武周、王世充、竇建德、劉黑闥等亂世梟雄,大唐帝國的江山事實上一多半就是李世民打下的。這也是李世民能夠發動玄武門之變成為大唐的太宗皇帝的資本。
與前面那些大一統的王朝相比,趙宋王朝實在是沒有拿得出手的皇帝,就連其開國皇帝趙匡胤,都只是搶了人家孤兒寡母的皇位。
終于到了趙俁這里,收復了丟了近百年的西夏消滅了趙宋王朝最大的掣肘,又御駕親征打得一直跟趙宋王朝南北分治的遼國節節敗退,將被遼朝勒索了一百多年的歲幣連本帶利給要回來不說,還將趙宋王朝歷任皇帝都沒能收復的燕云十六州收回來了十一個州。
就這,還是趙俁穩健,不想將趙宋王朝拖入戰爭的深淵,想要徐徐而圖之,不然的話,趙俁就是一口氣將燕云十六州全都收復了,順手再將平灤營也給攻占了,完成大一統,都是有可能的。
毫無疑問,趙俁就是趙宋王朝武功最高的皇帝,也是趙宋王朝最有可能成為比肩漢武唐宗,甚至超越他們的千古一帝。
這也就不怪趙俁現在的威望如日中天,直逼云霄,朝野上下,無不敬仰其英勇圣明,頌揚其武功赫赫,甚至就連百姓們茶余飯后,談論的也全都是趙俁如何調兵遣將、任賢用能,如何運籌帷幄,決勝千里。
這樣的趙俁,自然可以無視李乾順的不服,尤其是在李乾順已經敗北絕對不可能再翻身的情況下。
所以,趙俁坐在龍椅上,目光深邃地看了一會熱鬧,就壓了壓手。
霎那間,大殿之內鴉雀無聲。
趙俁看向一言不發似乎是懶得跟一眾大臣爭辯辱沒了他君主的身份、又似乎是在等死的李乾順,很隨意地說:“朕改主意了,以你李氏諸惡,若加斧鉞之刑,實乃縱惡。嗯……應將你李氏一門盡行幽禁,直至族中無人方止。既贖其罪,亦彰天威,以儆效尤。”
死很容易,哪怕是極刑,也不過是幾日的痛苦,隨后便是永恒的解脫。
而幽禁卻是一種漫長而殘酷的折磨,它剝奪了人的自由,讓人在無盡的等待與絕望中耗盡生命,尤其是對曾經高高在上享盡榮華富貴的李乾順以及西夏李氏而言。這種從云端跌落至塵埃,被囚禁于暗無天日的牢室中,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等待著自己死亡和家族血脈的消逝,無疑是一種比死亡更加殘忍的懲罰。
有些大臣于心不忍,想求趙俁給李乾順和西夏李氏一個痛快,可他們想到西夏李氏的所作所為,也能明白趙俁為什么會讓西夏李氏生不如死。
另有一些大臣則覺得,趙俁竟然不將李乾順和西夏李氏全都千刀萬剮,還要花錢一直養著他們,也太過仁慈、太過寬厚了。
可不論是覺得趙俁太殘忍的,還是覺得趙俁太寬厚的,都沒有在這件小事上站出來跟趙俁唱反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