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正應了那句話,“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這讓士大夫心中有些不是滋味。他們曾無數次利用民怨與輿情,將皇權緊緊束縛,迫使帝王在他們的意愿下妥協退讓。而今,這柄鋒利的劍,竟反過來刺向了他們自己,這讓他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機與惶恐。
再者,有不少官員提議,不要再派地方軍隊、尤其是那些廂軍去剿宋江義軍了,他們成事不足敗事有余,趕緊派四輔軍,甚至是派神機軍前去鎮壓宋江義軍。
可章惇等大臣,卻認為殺雞焉用牛刀,剿宋江義軍根本就無須動用四輔軍,更無須動用神機軍,關鍵,宋江義軍就在京畿地區這一左一右活動,萬一將保護京畿地區的軍隊調走,被宋江義軍攻到了汴梁城,怎么辦?
趙俁毫不猶豫地就選擇了章惇等大臣的建議。
這也很明顯是趙俁準備繼續借著宋江義軍和民意推行《士紳一體納糧》、《攤丁入畝》,并且只給了士紳要么乖乖接受改革放棄部分利益和特權,要么等待死亡這兩個選擇。
當然,趙俁肯定不會這么直說落人話柄的。
自從朝廷派去剿宋江義軍的宋軍接連失敗投敵了之后,趙俁就采納了部分大臣招安宋江義軍的主張,派侯蒙負責去招安宋江義軍,讓士大夫挑不出來趙俁半點毛病。畢竟,這是趙宋王朝慣用的對付起義軍和土匪的手段。
看出來了趙俁推行《士紳一體納糧》、《攤丁入畝》的決心,士大夫紛紛通知與他們有關的士紳,千萬不要再阻撓朝廷的改革了,朝廷這回有玉石俱焚的決心,你們要是再冥頑不靈,就只能是家族覆滅的下場了。
有些士紳收到這樣的警告,既憤懣于朝廷的強硬手段,又無奈于時局的逼迫。他們大感,在如此大勢所趨之下,自己的抗爭顯得如此渺小而無力,只能不情不愿地選擇擁抱朝廷的改革。
當然,也有不少士紳選擇武裝自己,用來抵抗宋江義軍,以及鎮壓治下民眾的反抗,總之一句話,想動他們的既得利益,那是想也不用想。
而后面這部分士紳,則是宋江義軍接下來主要的攻擊對象……
……
后宮。
趙俁的某個住處。
張純剛帶著幾個宮人伺候完趙俁,就擺擺手,讓這幾個新晉婦人下去,她則拱進趙俁的懷中,抱住趙俁的虎腰,問道:“官家似有心事?”
趙俁摟過張純,悠悠地說:“可會失控?”
張純知道,趙俁問的不是宋江義軍會不會不受他們控制,而是因為朝廷宣傳《士紳一體納糧》、《攤丁入畝》做得太好了,宋江義軍這個榜樣也做得太成功了,使得各地受苦受難的民眾在一些野心勃勃之輩的率領下也紛紛起義。
這些義軍、土匪,可不全都像宋江義軍那樣只對士紳下手,他們中的一些可是燒殺搶掠無惡不做。
關鍵,這些義軍、土匪現在有了愈演愈烈之勢。
這個惡魔是他們親手放出來的,難怪趙俁擔心他們會成尾大不掉之勢,使得他們作繭自縛。
這個主意是張純出的,她也怕事態失控,到那時,她沒法跟趙俁交代,但她不能表現出來,她只能對趙俁說:“宋江那里朝廷隨時都能招安,沒了這面旗幟,其他宵小之輩不足為懼,輕易便可剿滅。”
頓了頓,張純又說:“官家若不放心,可即刻便派大軍去剿滅這些寇匪,不然,官家也可教宋江派人去吞并這些寇匪,官家要對我大宋強軍有信心,若他等不手下留情,這些手上只有鋤頭、棍棒的饑民,何懼之有?”
張純說得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