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然,你以為吳用為什么會跑到清溪縣攛掇方臘起義?
老實說,以前趙俁一直在猶豫要不要引爆方臘和摩尼教這顆核彈?
南方真的是趙宋王朝最大、最核心的基本盤,沒有之一,尤其是在趙俁登基以前的趙宋王朝。
一旦讓方臘起義爆發,那勢必會在南方掀起一場前所未有的風暴,席卷南方的富庶之地,南方必將陷入動蕩,經濟受損,民生凋敝,動搖趙宋王朝的統治根基。
這對于任何一個帝王而言,都是一場豪賭。
萬一賭輸了,就等于是趙俁玩脫了,那他的下場和評價絕對不會比唐明皇好多少。
穩妥的做法肯定是繼續維持這樣的腐朽,縱容南方士紳繼續盤剝百姓,坐視社會矛盾日益激化,或許能拖延一陣風暴的來臨,直至趙宋王朝徹底爛透了,到了該亡時亡。
可趙俁不想這么混日子。這么活著,也沒意思啊。
關鍵,這兩年南方的大多數士紳也太蹬鼻子上臉了,裝都他媽不裝一下,就是堅決抵制新政二策,擺出一副舍命不舍財的架勢,覺得趙宋王朝是皇帝與士大夫共治天下,認定了趙俁不敢跟他們為敵,完全不在乎南方是否發展,趙宋王朝是否強大,絲毫都不改革,把趙俁恨得牙癢癢。
另一方面,北方在經歷了陣痛后,發展得遠超趙俁預期,這給了趙俁哪怕將南方打成廢墟也能收拾殘局的信心。
最關鍵的還是,不論是黃巢時期,還是五代十國,南方的士族遭到的打擊都不大,至少遠沒有北方大,這使得南方的士紳集團依然強大且根深蒂固,他們牢牢地把控著南方的經濟命脈與政治資源,對皇權構成了潛在的威脅,如果不借由外力打破這一僵局,南方將永遠成為少數人的盛宴,耽誤趙宋王朝的整體發展。
這趙俁才下定決心,提前促成了方臘起義。
當然,趙俁肯定不能放任方臘義軍肆意妄為,真被野心勃勃的方臘占據了南方,奪走了自己的半壁江山。
保險起見,趙俁通過宇文虛中指示宋江,將宋江義軍全都帶到南方去,跟方臘義軍分庭抗禮,抑制方臘義軍的發展。
猶自不放心,趙俁早早地就將南輔軍布置在了淮陽軍,準備一旦方臘義軍(也包括宋江義軍)有封鎖長江的意圖,立即搶先一步奪取鎮江,保證宋軍能隨時過江剿匪。
另外,趙俁將西輔軍布置在了南陽。
無南陽必無淮,只要南陽在趙宋王朝的手上,就算讓方臘義軍占領了南方,宋軍也可以沿漢水直達長江,然后沿長江順流而下避過淮河防線直搗南方。
歷史上,蒙古滅南宋,就是走的這條路線。
保險起見,趙俁親自點將,讓陳遘和韓世忠率領一支偏師鎮守襄陽。
這樣一來,一旦事情有向不好的方向發展的趨勢,宋軍就可走襄陽、鄂州、黃州、舒州、蕪湖、建康,然后直接南下,逼近江浙地區。
另外,趙俁又點名詹度和張俊率領一支偏師守衛洪州。
洪州位于南方西路中部偏北,贛江、撫河下游,鄱陽湖之濱,三山環抱,是典型的易守難攻的險地。
歷史上,元末大戰時,若無朱文正死守洪州城,那么陳友諒軍就可以派人從洪州進入浙贛走廊,直搗朱元璋的大后方。
如果真是那樣,朱元璋和陳友諒到底誰能得到這天下,可就說不準了。
所以說,洪州這個地方,對于割據江東地區的政權而言太重要了,靠著得天獨厚的地形封鎖住這里,就等于是關上了江東地區的一扇西大門,反之,洪州如果不在割據江東地區的政權手上,那江東地區的西大門就是敞開的,宋軍隨時可以從這里進入江東。
總之,在將方臘和摩尼教這條惡犬放出來的同時,趙俁還給這條惡犬拴上了好幾條鏈子,省得這條惡犬失控,徹底成尾大不掉之勢,反噬自己這個它的創造者。
因為是始作俑者,又有萬全的準備,趙俁怎么會慌?
趙俁不緊不慢地來到了垂拱殿。
不出趙俁所料,一眾宰執全都在垂拱殿等著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