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派中的祝家莊和曾頭氏戰斗力也極為強悍,梁山好漢攻克大隊官軍防守的州府都沒有打他們費勁兒。
水滸的故事雖然是虛構的,但卻真實的反映了這個時期的士紳地主階級的實力。
這個時期,良田萬頃、莊客眾多的地主其實是很常見的,尤其是在南方。
趙宋王朝近二百年的土地兼并,搞得土地資源緊缺,流民的數量激增,社會進入流民社會時代。
流民變成亡命徒,可是非常容易的。
而一旦流民走上了亡命徒的道路,自然就需要強有力人士的庇護。
另一方面,趙宋王朝的士紳地主也需要私人武裝來保護他們的財產。
雙方一拍即合,于是就有了莊主和莊客。
所以,士紳地主勾結亡命徒的例子在趙宋王朝比比皆是,他們甚至組成了帶有黑社會性質的社團。
這種事在南方更多。這主要是因為趙宋王朝在南方的軍事力量非常薄弱,南方的士紳地主更需要莊客來保護自己的生命和財產。
史書上記載:“撫州金溪縣大姓鄧氏、傅氏,各有鄉丁數千,以朱漆皮笠冒其首,號紅頭子,遠近頗畏之,號鄧、傅二社”,江西的父母官們手下的力量遠不及這些地主,只能是對他們聽之任之。
趙宋王朝的士紳地主,不僅有組建社團的習慣,還有在他們的莊園中大肆囤積軍用裝備的習慣,而且這些士紳地主和他們的家人還普遍都練習武藝。宋初的名將王景就是自己組建社團、自己囤積軍用裝備、自家人全都習武,然后靠這些打出來了一個節度使的高官。
還有一些士紳地主打出了超過官軍的戰績。比如,青州臨淄麻氏,在澶淵之盟前他居然帶著莊客擋住了遼國殺進山東的騎兵。
士紳地主家的莊客中也高手輩出。
如果歷史不發生改變,幾年后,岳飛就將進入韓忠彥的孫子家的晝錦堂,成為韓家的莊客。
可話又說回來,士紳地主的實力再強,手下再能人輩出,也只不過是一群烏合之眾,只要趙俁不派正規軍幫他們剿匪,他們只能是待宰的羔羊。
換而言之,只要趙俁選擇坐山觀虎斗,方臘義軍和宋江義軍肯定能殺光南方士紳。
最重要的是,趙俁真這么選擇,世人也不會指責趙俁。
現在表面上的形勢很明顯是,趙俁早就看出來了,士紳過度壓榨百姓,百姓會被逼反,所以,很有先見之明地推出了新政二策,想要緩解士紳和百姓之間的矛盾,可士紳太貪婪了,根本不領趙俁的情,堅決抵抗趙俁的改革,終于將百姓逼反了,現在百姓要殺光士紳,這完全是士紳咎由自取。
當然,士紳肯定不這么想,他們認為,要不是趙俁非得推出新政二策,還大力宣傳改革的好處,那些愚民懂什么,還不是祖祖輩輩繼續接受他們剝削,而他們則一直過著養尊處優、高高在上的生活。在他們眼中,趙俁的改革無異于晴天霹靂,打破了他們世世代代享受的特權與安逸。他們甚至固執地認為,是趙俁挑起了這場風暴,煽動了百姓心中的不滿與怒火。
這也是雙方的矛盾所在。
經過兩年的試探,在趙俁看來,雙方的矛盾已經不可調和。
士紳其實也未嘗沒有找機會換掉甚至是干掉趙俁的想法。
既然如此,趙俁選擇落井下石,有問題嗎?
雖然趙俁的態度已經很明確了,但作為宰相,章惇還是得提醒趙俁:“陛下,若不能快速剿滅宋江、方臘,教他等肆意破壞江南,那江南之地,恐將生靈涂炭,經濟衰敗,十年難以復蘇,恁地時,或將動搖國本,實乃國之大忌。”
趙俁看著章惇,悠悠地問:“宰相以為如何?”
章惇知道,對士紳早就起了殺心的趙俁,如今既然占了上風,肯定不會輕易放過南方士紳,養虎為患的。
心中悠悠一嘆,章惇弱弱地說了一句:“兵還是要派的,不然……后果恐不堪設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