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趙俁登基的第三年,就將鎮江由州升格為府,這是兩浙地區最早由州升格為府的城池。
這說明鎮江在趙俁心中的地位是比較高的。
鎮江之所以得到趙俁的重視,主要是因為鎮江這個地方地理位置極為重要。
鎮江北有長江天險,是長江下游的軍事重鎮,可以阻擋南侵之兵南下,又四通八達,哪里都去得,古往今來皆是兵家必爭之地。
方臘起義不久,在宋江義軍南下的同時,趙俁就命令孫覽和王愍率領在淮陽軍駐扎的南輔軍入駐鎮江。
孫覽和王愍接到命令了之后,老將王愍當天就親率先頭騎兵入駐鎮江。
緊接著,孫覽就率領南輔軍的大部隊分批過江在鎮江布置好了完善的防御工事。
當時,方臘義軍還沒有出清溪縣,宋江義軍也剛從海州南下。
鎮江是江寧府(后世的南京城)東線重要的戰略屏障。
自古以來,如果北軍占領揚州,接下來就會從長江北岸南下。
奪了鎮江之后,就等于切斷了江寧府與常州、蘇州、浙江之間的聯系,然后北軍就可以橫掃蘇南,進而形成對江寧府的戰略包圍。
鎮江之于江寧府的重要性,按唐人杜佑的說法,就如同孟津之于洛陽。
北軍要是奪下孟津,洛陽則無險可守。
鎮江之于江寧府也是如此。
所以,六朝(東吳、東晉、宋、齊、梁、陳)都把鎮江當成一線軍防重鎮。
古人講得很清楚:鎮江的軍防稍有一些疏忽,江寧府的危險就大一分。
南輔軍在鎮江駐扎,進可攻,退可守,趙宋王朝幾乎是立于不敗之地。
江南士紳地主見南輔軍到了鎮江,心頓時就踏實了不少,以為朝廷很快就會派遣大軍去剿滅剛剛才有起色的方臘義軍。
不想,南輔軍在進入鎮江了之后,就再沒了下文。
很快,宋江義軍就從海州走海路從秀州進入江南。
奪下了秀州之城之后,已經很有經驗的宋江義軍,立即分軍,到處搞公審,將秀州的官吏士紳地主殺了個干干凈凈,并搶奪了大量的金銀錢帛、珠寶貴器,所得地契全都一把大火燒掉,然后開倉放糧,將士紳地主家的糧食全都分給當地百姓。
接著,宋江義軍出乎所有江南士紳的意料,他們根本就沒有南下跟方臘義軍匯合的意思,甚至沒有奪取江南第一重鎮杭州的意思,而是北上直撲蘇州。
蘇州的朱勔等官吏士紳地主萬萬沒想到,宋江義軍會不打杭州,而是打他們所在的蘇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