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路大軍沿京杭大運河南下,走楚州到高郵軍再直撲揚州,接著從鎮江過長江南下。
另外,為以防萬一,趙俁將神機后軍調給童貫作為他的殺手锏,跟著童貫一塊南下。
需要說明的是,很多未來趙宋王朝的名將,也混在這些宋軍中,跟著一塊南下了。
其中最出名的兩個人便是吳玠、吳璘兄弟二人。
此外還有曲端、楊政、王德、張宗顏、姚仲、姚友仲、田晟、李師顏、關師古等等一大批兩宋時期的杰出將領。
不夸張的說,這次南下的宋軍中,絕對可以說是將星熠熠。
宋軍的兩路大軍呈犄角之勢南下,相互為援,又彼此照顧,不給敵人任何偷襲的機會。
右路大軍抵達高郵軍以后,劉延慶按照童貫之前下的命令,以辛興宗、趙明、姚平仲部為前鋒,直接過江,為大軍打前站。
因為南下的通道一直被南輔軍保護得很好,右路大軍很輕易地就過江,到達了指定的集結地點。
差不多同一時間,劉法也率領左路大軍開進到了宣化鎮、長蘆鎮、瓜步鎮一帶。
劉法在第一時間派姚平仲去占領白渡橋。
這座始建于宋初的浮橋,位于當涂縣境采石磯一帶,可以從此橋直接過江。
此地宋江義軍曾經占領過,劉法很怕宋江義軍會燒掉此橋。
那樣的話,左路軍要想過江,可就麻煩了。
還好,姚平仲很快就派人回來稟報,白渡橋不僅沒事,還有一支宋軍在保護這座浮橋。
經過詢問,姚平仲才知道,這支宋軍隸屬于南輔軍左軍,現已將白渡橋移交給姚平仲部。
通過白渡橋,左路軍也順利過江,到達了江南的指定集合地點。
洪武九年正月二十八,童貫來到了鎮江,將江淮荊浙等路宣撫司的牌子掛上,南下鎮壓起義的大軍正式上線。
童貫坐鎮鎮江,打算動用政治外交軍事等各種手段,統籌指揮,希望能一舉鎮壓宋江和方臘的起義大軍收復江南地區。
跟童貫一起到來的,還有接收江南北部地區的官員。
童貫按照趙俁的指示,優先派軍隊護送這些官員去接收他們管轄治理的區域,使他們盡快率領當地的民眾恢復生產,并做好春耕的準備。
等將這些官員送走,童貫在宣撫司秘密接見了宇文虛中。
宇文虛中對童貫說:“今宋江所部集中在秀洲歸安一帶防御方臘北上,而方臘主力已入駐杭州,其起家的睦洲、歙州亦有大量暴民,另江南南部地區有大量暴徒紛紛揭竿而起,響應方臘……”
宋江打下江南北部地區,方臘打下睦洲、歙州、杭州,起義形勢不是小好,而是大好。
而且,方臘派人到處宣揚他所取得的輝煌成績,邀請豪杰跟他一塊起義。
關鍵,摩尼教多年的經營在這時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仙居縣呂師囊,為人仗義疏財,常常幫窮濟困,有求必應,在江湖上有很高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