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箍桶暗自點了點頭,又說:“我雖不熟悉幫源洞地形,但知曉有一人必對幫源洞了如指掌,且一定愿助我大宋一臂之力。”
宋江問:“何人?”
陳箍桶答:“方庚。”
不用宋江再問,陳箍桶就主動說出:“方臘聚眾起義,殺害方有常家四十二口,獨教方庚跑了,我有一弟子知曉方庚在何處,必能說他來投。”
聽陳箍桶這么說,宋江等人大喜,催促陳箍桶趕緊派人去說方庚投軍。
陳箍桶點頭答應下來,請宋江派人去尋他的徒弟過來。
陳箍桶交代完他徒弟去找方庚,又對宋江說:“方臘之侄方瓊鷹視狼顧,天生叛主之相,應能策反……”
有了熟悉方臘義軍的陳箍桶為宋江出謀劃策,宋江重新布置軍隊,封鎖了方臘義軍逃跑的可能。
但借著幫源洞附近復雜險要的地形,方臘義軍跟宋軍還是周旋了月余時間。
陳箍桶告訴宋江等人,幫源洞的方臘義軍大概二十多萬,而且有眾多摩尼教核心教徒統帥的精銳。
更麻煩的是,只要給方臘留一口氣,那用不了多長時間,以方臘和摩尼教發展義軍的速度,很快就能卷土重來。
為了不給方臘義軍死灰復燃的機會,劉法親率十幾萬西軍駐扎在幫源洞的前面,宋江則親率十幾萬虎賁軍駐扎在幫源洞的后面,封鎖了方臘義軍逃走的所有道路。
待一切準備就緒,虎賁軍首先向幫源洞的箭門嶺發起進攻。
箭門嶺是幫源洞的西側門戶,一旦被宋軍打開,方臘義軍被剿滅可能就是時間的問題了。
因此,方臘親率幾萬摩尼教的精銳,在這里堵擊宋軍。
仗著箭門嶺這里易守難攻,方臘義軍在十余日內一連打退了宋軍的上百次進攻。
箭門嶺的南面山腰上隱蔽著一條小道,這是進出幫源洞的要道,名叫南山口。
南山口被茂竹叢林覆蓋著,十分隱蔽,不熟悉這里地形的人是無論如何也找不到的。
方庚投軍后,在第一時間就把這條小道告訴給了宋江。
虎賁軍在正面攻不下箭門嶺的情況下,選擇從小道迂回進入南山口,連夜架起了鐵火炮,發動了進攻。
鐵火炮一發接一發,只炸得南山口土飛石揚,煙霧彌漫。
在鐵火炮的掩護下,盧俊義、林沖、徐寧、楊志各率領本部精銳猛撲過去。
方臘在部署兵力的時候,認為南山口隱蔽,宋軍不會從這里進攻,所以只派了少量的兵力把守,進而被宋軍從南山口攻了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