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國大臣又暗示耶律延禧,禪位并不是推卸責任,恰恰相反,禪位是勇于承擔責任的一種表現。
——耶律延禧此時禪位,其實質就是引咎辭職。
為穩定朝廷和民心,為保全大遼帝國的社稷江山,耶律延禧已別無選擇,只能禪位。
關鍵,耶律延禧已經看明白了,所有人都把他拋棄了,他要是不體面,肯定有人幫他體面。
稍稍平靜了一些,耶律延禧開始跟遼國的一眾大臣討價還價,比如他禪位的原因,是身體病了,不是昏庸無能;比如他禪位以后,要稱他為太上皇帝;再比如,詔書中要有他之所以禪位,是因為上承天意,次安宗廟,下為百姓,是為遼國上千萬生靈做出的巨大犧牲,等等……
對此,一眾遼國的皇室、宗室、大臣全都答應下來,同時,連逼迫,帶恐嚇,再威逼利誘。
如此種種,到底是讓耶律延禧寫下禪位給耶律敖盧斡的禪位詔書。
禪位詔書全文如下:
“朕以不德,獲奉宗廟,賴天地之靈,方內乂安,十有二年。恭惟累圣付托之重,夙夜祇懼,靡遑康寧,乃憂勤感疾,慮壅萬機。斷自朕心,以決大計。皇子敖盧斡聰明之質,日就月將,孝友溫文,聞于天下。宜從親王,付以社稷。天人之望,非朕敢私。皇太子敖盧斡可即皇帝位,凡軍國庶務,一聽裁決,予當以太上皇號退居舊宮。予體道為心,釋此重負,大器有托,實所欣然。尚賴文武忠良同德協心,永底予治。”
耶律延禧看了看詔書,在詔書的結尾處寫上:“依此,甚慰懷。”
同時,耶律延禧又在給燕京的遼臣的詔書上簽了字。
至于用璽的事,就用不著耶律延禧了,遼國的傳國玉璽早已經被趙俁交給蕭普賢女保管了。
拿到了耶律延禧的禪位詔書和給耶律淳等遼臣的圣旨,蕭奉先和李處溫立即進宮去見趙俁。
趙俁看過了這道詔書和這道圣旨之后,讓蕭奉先和李處溫去跟蕭普賢女和蕭瑟瑟商量。
四人商量過后,由蕭奉先和李處溫帶隊,帶上在此次事件中表現得非常積極的耶律胡盧瓦、蕭特母哥等十幾個在遼國有地位、有聲望的人快馬加鞭前往燕京,讓耶律淳等人做好迎接遼國新君的準備,再準備一下遼國新君的登基大典。
蕭奉先和李處溫領命了之后,轉天一大早就帶人出發,快馬加鞭趕到了燕京。
蕭奉先、李處溫一行見到了耶律淳、張琳等人,便將耶律延禧的禪位詔書和給耶律淳等人的圣旨拿了出來。
直到這時,耶律淳等人才知道,耶律延禧“病重”,準備傳位給耶律敖盧斡,并且,在蕭普賢女和蕭瑟瑟的斡旋下,宋遼兩國真的要結盟,趙宋王朝的皇帝趙俁馬上就要率領百萬大軍同遼國新君耶律敖盧斡一塊北上,抵御金軍的進攻。
面對這樣的消息,要說耶律淳等人不懷疑,肯定是不可能的。
但在遼人看來,這是目前形勢下,對他們最有利的發展趨勢。
而且,蕭奉先、耶律胡盧瓦、蕭特母哥等人的身份地位都沒問題。
關鍵,蕭奉先等人帶來的詔書、圣旨也都沒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