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大宋皇子,趙建就算選擇從武,也沒必要從小卒做起,他本可以有更高的起點,比如像他的兄弟們那樣,去讀武學,然后從低級軍官做起。
可趙建出閣后,選擇的是去讀太學,準備在太學有所成就后,再去武學深造。
這也是趙俁不少兒子所走的路。
然而,趙建剛讀到中舍生,這場戰爭就爆發了。
趙建沒有選擇等下次機會,而是毅然決然地選擇了直接從軍,哪怕他只能從小兵做起。
趙建之所以做出這樣的選擇,
一來,因為他的母親周氏,只是后宮一個很普通的宮人,因為漂亮,才被蔡璇選上去參加“海天盛筵”,結果好運懷上了他,因此,他并沒有太強的背景,要想發展的好一些,肯定得靠他自己努力;
二來,做出這樣選擇的,可不只他一個,他的好多個兄弟都做出了這樣的選擇,這其中就包括他的十四弟趙樘。
趙樘可是他們這些皇子中的風云人物,不滿十三歲,就在科舉中考中了探花,如今更是已經升到了上舍生,文的這一塊馬上就走到頭了,關鍵,他的母親可是趙俁極為寵愛的妃子張純,不僅受寵,還能參與進政事中去。
可就是這樣的趙樘,竟然也選擇了從小卒做起,此時,他就在趙建身邊不遠處,跟趙建差不多,只不過他是長槍兵,手上拿的是長槍,不是盾牌,如果金軍沖到他們的陣中,他們絕對是第一批與之交戰的,戰死的可能性非常高。
趙建雖然不知道趙樘為什么會做出這樣的選擇,但他知道,自己跟著做相同的選擇,肯定錯不了。
見金軍鋪天蓋地一般沖了過來,趙建雙腿發軟,手心里全是冷汗,他感覺自己好像快拿不住盾牌了。
趙建偷偷看了一眼趙樘,發現他也沒比自己好多少,也是緊張不已,正在強撐。
趙建咽了一口口水潤了潤干澀的喉嚨,他心想,‘這次我若是能活著回去,不僅能給我娘長臉,還一定會讓父皇高看我一眼!’
這么一想,趙建用力握了握手中的大盾。
宋軍中軍的正中間,可不是實心的方陣,而是空心的方陣,趙俁君臣在這里布置了幾百門李琳炮,同時布置了大量手持李琳銃或神臂弓的步軍,以及大量的長槍兵,他們共同組成了這個空心陣,形成360度無死角的火力圈。
而指揮這里的,正是一身宦官裝扮的李琳。
趙俁的大多數兒子,像趙衍、趙修、趙達、趙棣、趙威、趙進、趙擎等,都在這里。他們或是炮兵,或是銃兵,或是長槍兵,或是基層軍官,或是低級監軍。
由此不難看出,這里絕對是最鍛煉人的地方。
趙衍等人也都緊張不已,他們中甚至有人在想,‘我一個堂堂的皇子,為什么要跑過來經歷這樣的危險,君子不立于危墻之下。’
甚至有趙俁的兒子,實在承受不了這樣的壓力,早在開戰前,選擇了放棄參加此戰,去當一個普通的皇子。
對此,趙俁都是摸了摸這些兒子的頭,沒說任何重話,就讓他們回去了,充分尊重他們自己的選擇。
與其他人緊張不已不同,李琳只有興奮。
雖說沒能當上此戰的總指揮,但能指揮最核心的空心陣,李琳也很滿足了。
金軍越來越近。
親自操控一門李琳炮的李琳的二兒子趙疆,一臉急切地看向李琳,就仿佛在問:“娘,還不開炮嗎?”
可李琳就是穩坐釣魚臺,始終壓著這些炮兵。
直到金軍的具裝騎兵到了一箭之地,李琳才淡淡地下令:“開炮。”
隨著李琳的命令一下,最前排的二三百門李琳炮同時對準沖在最前面的具裝騎兵開炮。
“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