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趙俁原來的威望就已經如日中天了,完成大一統又大敗金國凱旋歸來,聲望自然是宋朝歷任皇帝中首屈一指,甚至有可能,就連宋朝開國皇帝趙匡胤,在威望方面,都不如趙俁。
這里說的是威望,不是貢獻。
趙匡胤是大宋的開國之君,沒有他,就沒有趙氏這小二百年江山。就像劉邦,從一介布衣起家,于亂世中斬蛇起義,歷經無數艱難險阻,終推翻暴秦,擊敗項羽,建立大漢王朝,為漢朝四百年的輝煌基業奠定了根基。
就沖這一點,不管趙俁打下多大的江山,將大宋的版圖擴張多少倍,他對大宋的貢獻都不可能比得上趙匡胤,就像劉徹,這位漢家雄主,開疆拓土、威震四夷,將漢朝的聲威推至前所未有的高度,但論及對漢朝的奠基之功,仍無法與劉邦相提并論。
可話又說回來。
趙匡胤的皇位到底是他從柴氏的孤兒寡母手上搶過來的,他雖然也收復了南平、武平、后蜀、南漢、南唐等割據政權,但他在位時,仍有以趙光義為首的“皇儲”勢力、后周舊臣勢力、手握兵權的將領群體、地方割據殘余勢力等政治勢力掣肘。
而趙俁現在有收復青唐、收復西夏、收復燕云、大敗金國的強大軍功,輔以十五年治下民生富足的文治功績,還擊敗了所有對自己有威脅的政治勢力。
單比威望,趙匡胤應該不如趙俁。
不然,趙匡胤也不能連換個國都這點事都做不成,而趙俁,哪怕人不在朝中,只是下了一道圣旨,大宋就準備換國都了。
趙俁現在的威望到底有多高?
就這么說吧,哪怕他現在要納自己的兩個皇嫂孟相和劉清菁當自己的皇妃,也肯定能干成此事,最多他也就是遭到一些道德上的指責罷了,比如將他的這種行為跟李世民在玄武門之變后納了弟媳楊氏相提并論。
當然,趙俁肯定還是想要臉的,如非必要,他真不愿意自己背上這樣的污名。
再多說一句,趙俁也不怕背上這樣的污名,秦皇漢武、唐宗宋祖誰沒污點?哪個又是道德完人?
其實,說了這么多,是因為有一件趙俁已經捂了十多年的事,最近有泄漏的風險。
事情是這樣子的。
趙俁凱旋回京的第一件事自然就是告廟。
這是打了大勝仗必須要舉行的最關鍵的儀式。
也就是,趙俁前往太廟(供奉皇室先祖的宗廟),通過獻祭、宣讀祭文等方式,向列祖列宗詳細稟告戰事的勝利過程、戰果(如俘虜、戰利品等),并感謝先祖的庇佑。
告廟是帝王重大事件(如登基、大捷、冊立等)必須履行的禮儀,以體現“敬天法祖”的理念。
另外,還要將戰爭中獲得的重要戰利品(如敵軍旗幟、武器、俘虜等)在宗廟前展示,作為勝利的實證,進一步向先祖彰顯武功。
大宋向來最重視禮制,對宗廟祭祀的流程、祭品、祭文格式等有嚴格規定,大勝后的告廟儀式會依照《太常因革禮》等禮制典籍執行,既莊重又具有強化皇權和宗族凝聚力的作用。
皇帝最重要的任務就是“祭祀”與“治政”。
祭祀體現的是帝王“承天受命”的合法性,通過祭祀天地、祖宗,彰顯皇權與天、祖的聯系,是“神權”層面的核心職責;
而治政則是帝王對世俗統治的具體履行,包括制定國策、管理百官、安撫百姓、維護疆土穩定等,是“政權”層面的核心職責。
二者相輔相成,共同構成帝王“君權神授”與“治國理政”的雙重核心使命,尤其在重視禮制的大宋,祭祀與治政更是帝王不可偏廢的兩大要務。
如此,哪怕是趙俁,也必須重視此事,不能怠慢分毫。
于是,剛回來,趙俁就舉辦了盛大的告廟儀式,并將完顏阿骨打的皇后欽憲皇后紇石烈氏等一千多俘虜帶到宗廟前進行展示。
當然,這些女人現在都是趙俁的女人了,趙俁肯定沒搞牽羊禮之類帶有侮辱性的儀式。
完顏阿骨打的皇后欽憲皇后紇石烈氏等被俘虜的金國女人實際上也就是走個過場,趙俁就讓她們回后宮了。
趙俁在意的也不是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