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有甚者,對同情舊黨或持中立態度的官員,也以“附奸”、“黨庇”為由打壓。
蔡京等人還想請趙俁下令銷毀舊黨成員的書籍、文章,包括司馬光的《資治通鑒》、蘇軾的詩文等,嚴禁民間傳播,試圖從思想上抹去舊黨的影響。
蔡京還提出了通過立碑、頒布詔令等方式,將舊黨定性為“奸邪”,煽動民間對舊黨的厭惡,使舊黨成為社會公敵,失去民眾支持。
這要是讓蔡京等人得逞了,那舊黨肯定就完了,與舊黨有關的人也肯定會倒大霉。
更關鍵的是,沒有舊黨制衡新黨,大宋可能都會被新黨給折騰沒了。
在向太后看來,那是一場極為嚴重的政治風暴在醞釀。
偏偏在那個關鍵的時刻,趙俁和劉清菁這個支持新黨的要命女人搞到了一起。
雖然劉清菁胸大無腦,但劉清菁馭夫的手段實在太高了,她和新黨加一塊也太能搞事了。
向太后覺得她必須得制止住劉清菁為害。
可向太后那時的身體已經不行了,實在是沒有精力跟劉清菁斗了。
向太后覺得,她必須得給劉清菁找個對手,絕不能讓劉清菁把趙俁變成第二個趙煦。
向太后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鄭顯肅。
可鄭顯肅對趙俁言聽計從,又不是舊黨,不會在趙俁倒向新黨的情況下,支持舊黨,更不會像她一樣率領舊黨平衡新黨的破壞。
事實上,向太后也沒有看錯鄭顯肅。歷史上,在趙佶選擇消滅舊黨,只保留新黨,堅決走變法路線時,鄭顯肅確實沒有拉舊黨一把。
因此,向太后把鄭顯肅給否了。
向太后第二個想到的就是孟相。
孟相是高滔滔和她挑選的皇后,腦袋上貼著舊黨的標簽,而且她本人也比較保守,關鍵她還特別聰明、非常有政治智慧,總之就是,哪哪都符合當舊黨的領袖,接她的班。
只是有一點,孟相不是趙俁的皇后,甚至都不算是趙煦的皇后,跟趙俁半毛錢關系都沒有,她要是敢對趙俁指手畫腳,趙俁一道圣旨,就能讓她回瑤華宮那個冷宮。
這里,向太后又猜對了。歷史上,當趙佶要對舊黨下手時,孟相再受牽連,二度被廢,重回瑤華宮,加賜“希微元通知和妙靜仙師”之號,在瑤華宮待了二十多年,將她自己的青春全都浪費了。
更讓向太后頭疼不已的是,劉清菁已經懷上了趙俁的孩子,領先了她們太多。
思來想去,向太后覺得,為了舊黨,為了大宋,她得干點出格的事了。
向太后對她自己說:“與我大宋的江山社稷相比,我即便真背上些許罵名,又如何?”
隨后,向太后又在心中補充了一句:“何況此事未必會泄漏出去。”
于是乎,下定決心了的向太后,給趙俁準備了一場鴻門宴,然后讓人去請趙俁來她的慈德宮。
這慈德宮,別說趙俁登基之前總來,即便是他登基之后也總來。他來慈德宮,就跟回家差不多。
而且,趙俁算算時間,向太后的大限也差不多快到了,他自然得過來,好好送向太后一程,坐實自己孝子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