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也沒說話,就拿出這封信和抄寫銘文的紙給我,這兩樣我都看不懂,就跑回來找你和艾姐幫忙了。”
“抄寫銘文的紙給了艾姐,她回去幫我翻譯內容了,信就是你手上這個。”
我一通解釋加各種賭咒發誓,總算讓章楠信了。
她看著信紙繼續念了起來。
“經卷絕大部分都是佛教典籍,但有意思的是,我發現其中最古老的那份經卷,似乎有夾層。”
“我用了很多方法,終于把經卷表層紙揭開,里面夾藏著更古老的紙張!”
“我推測,那至少是西漢時期的紙張,上面墨跡清晰可見,寫著《山海圖·大荒外經》,哈哈哈,這是個偉大的發現!”
章楠讀到這里停住了,神情前所未有的嚴肅。
“石頭,你知道《山海圖》么?”
“我只知道《山海經》。”
不怪我見識淺薄。
絕大多數人也只知道《山海經》,而不知道有《山海圖》的存在。
《山海圖》形成年代更久遠。
在戰國到西漢初年被不斷刪改,最后被編纂成現在廣為人知的《山海經》。
“《山海圖》更加久遠,而且記錄內容要比刪改過的《山海經》,更有研究價值。”
“只是因為種種原因,《山海圖》沒能流傳下來,能見到的只有不成文的殘句,或在古籍中提及三言兩語。”
“可斯坦因的信中,說發現了完整的一頁《山海圖》內容,這可以說是石破天驚的大發現!”
我急的撓頭。
就算再石破天驚,對我現在來說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巴昂蛇的線索。
“姐,你繼續念信啊。”
“這消息太震驚了,要是父親知道……”
章楠看向病床上的章教授,眸光逐漸黯淡。
“斯坦因在信里寫道,他找了最資深的漢學家共同研究,一致認為那頁山海圖的內容,為黑太歲和巴昂蛇。”
“黑太歲居于大荒落之處,與天地同壽不死不滅。”
“巴昂蛇為其使者,向東而來散播黑太歲的強大,所過之處所有部落盡皆誠服,修祭臺作圖騰以祭祀。”
“祈求黑太歲能賜下神物,讓眾人與天地同壽不死不滅。”
我邊聽邊琢磨。
大荒落之處,應該是日落的地方。
所以巴昂蛇自西而來一路向東,沿途收服了不少部落,讓他們信仰黑太歲。
“我覺得這不僅僅是神話傳說,應該具有某種事實基礎,明義士也這樣認為!”
明義士是楓葉國著名漢學家,1910年來到我國,1914年開始收購“龍骨”,也就是刻有甲骨文的骨頭。
1917年他從收購的數萬片龍骨中,挑出2369片精品,臨摹并出版了《殷虛卜辭》一書,成為甲骨文研究領域的重要參考文獻。
1932年明義士加入齊魯大學考古研究所,執教并培養了大批甲骨文研究人才。
“明義士也認為是真實的……石頭,你確定聽到我父親說巴昂蛇了?”
“確定,聽聽的清清楚楚。”
章楠眉頭微蹙道:“看來我爸去的山洞有問題。”
“不行,我要去問清楚,到底在山洞里發生了什么!”
見她急著要走,我趕忙攔了下來。
“楠姐你別著急啊。”
“上次馬主任的態度你也看到了,那就是在和稀泥,找他們問不出情況。”
“先把信看完,然后再想辦法打聽情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