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家廟,皇帝侍衛……”
老李目光閃爍,嘴里輕聲念叨著。
過去宗族實力強的村里,通常都建有家廟。
隨著金元入侵,北人大量南逃開始,北方地區的宗族勢力不斷削弱。
家廟這種凝聚家族力量的載體,在北方越來越少,反到在南方更為常見。
姜家能修建家廟,說明祖上真的闊過。
而皇帝侍衛也分很多種。
死后能用石像生的,怎么都得是皇帝貼身侍衛。
就像電視劇里的三品四品帶刀侍衛之類。
“還有沒有問出點啥,比如那姜侍衛是哪朝的侍衛?”老李追問起來。
盜墓有時候和破案一樣。
知道的信息越多,確定墓葬時代,尋找墓葬位置就越容易。
所以問的環節,在盜墓過程中不可忽視。
我搖頭道:“李老是見過大世面的人,我沒敢多問,怕露餡兒。”
“看來只能去紙屯村問了。”
“要不分頭行動,各自去紙屯村打探消息,一來效率高,二來不扎眼。”
老李的提議看似冠冕堂皇。
實際懷著鬼胎。
真要打探出有用消息,藏著掖著不說出來,就有機會吃獨食了。
我沒把他的小算盤當回事。
只當這次是和同行切磋學習。
“沒問題,實際上那個墓我不在乎,只是想跟你學學怎么找墓。”
“啊?”
老李愣了片刻。
咧嘴笑道:“你這娃,還真讓我看不明白。”
“打探消息嘞本事,你不比我差,看你用洛陽鏟嘞姿勢,想必用扎桿本事也不差。”
“看土嘞本事你也有傳承,再剩下就是打盜洞。”
“打盜洞嘞本事,可是恁關中盜墓賊嘞強項啊,你跟我也沒啥好學嘞啊。”
我直白道:“風水。”
“猜你是想學風水,可我只會皮毛,你要真想學,就去找個風水師傅。”
我沉默著看向老李。
目光直勾勾的盯著他,看到他心里發毛。
“你別這么看我……那啥,你該不會惦記上《大漢原陵秘葬經》了吧?”
“可我剛才提啦,你不答應啊,換成教你洛陽鏟咋用啦!”
見他慌了,我心中暗暗發笑。
臉卻依然繃的緊緊的。
“李老哥,咱們再來個約定吧。”
“啥約定?”
“我幫你盜姜侍衛墓,墓里東西我分毫不要,事成之后你讓我抄錄《大漢原陵秘葬經》。”
相比于姜侍衛墓中可能挖出的物件,我覺得《大漢原陵秘葬經》更有價值。
用后來的話說,知識就是金錢。
知道別人不知道的知識,某種意義上就形成了信息差。
依靠信息差就能賺到別人賺不到的錢。
《大漢原陵秘葬經》,無疑就承載著這種信息差。
后來我得到這本書仔細研究,發現確實沒想錯。
書中內容以周朝風水認知為原理,并加以發展創新。
對尋找漢墓,甚至周墓都具有重大意義。
舍棄一個姜侍衛墓,得到的卻是打開無數周秦漢墓的鑰匙,絕對是劃算買賣。
老李皺起眉頭思索半天。
還不時歪著頭來回打量我。
似乎怎么都想不明白,我為何放著眼前利益不要,非要得到那本書。
“嘿!”
“你這娃還真是怪。”
“約定我同意,完事后就帶你去我家抄書。”
“不過先說明一點,書你要是看不懂,可別后悔嘞再來找我分東西。”
老李似乎篤定我看不懂那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