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你們要是著急滴話,今兒個就能把人帶走,不過彩禮得按說好滴給。”
“五十塊彩禮錢,一分都不能少!”
他們錯把我倆當成買媳婦的人了。
我和崔浩都愣了下,隨后對視一眼。
眼中充滿驚訝。
五十塊的彩禮錢,絕對算是天價彩禮!
那時彩禮普遍是八塊錢。
連帶給新娘置辦四季新衣,酒席,待客的煙酒糖茶一起,整場婚事辦下來都花不到五十塊錢。
到八十年代初中期,結婚流行三轉一響時,娶媳婦的成本才逐步上升。
“五十塊?還只是彩禮,搶錢呢!”崔浩忍不住說道。
姜家人臉色變了變。
看向我們的目光都不善起來。
“我們姜家的閨女嫁過去后,就和娘家恩斷義絕,以后就是你們金家人咧。”
“五十塊彩禮相當于買個大活人回去。”
“不僅能給你金家滴傻子生娃做飯,更能伺候他一輩子,你們可半點不虧。”
姜家那幾人分散開,隱隱呈包圍之勢把我們圍在了中間。
遠處更有不少青壯年在圍攏過來。
顯然他們打著強買強賣的主意。
崔浩雙手握拳,緊張的看向四周:“哥,我掩護你。”
“掩護個屁,左右不過是破財消災的事。”
我定了定神,笑著向姜家領頭人道:“姜叔,我兄弟隨口說的話別往心里去。”
“五十塊就在我包里裝著。”
我用力拍了拍軍綠挎包。
唰!
他們目光齊刷刷盯向挎包,眼中都透出貪婪。
“不過我得先驗驗貨。”
“要是個瘸子瞎子聾子啞巴啥的,那肯定不值五十塊啊。”
“哈哈哈。”
姜家人都笑了起來。
“那你可多慮了。”
“人在靈棚,想看就去看吧。”
我點點頭,帶崔浩向靈棚走去。
靈棚很簡陋。
用竹竿和草席子搭成。
兩張相隔一米多的條凳上,放著口輕薄棺材。
棺材前擺了張條案。
條案上放著紙寫的靈牌,一個香爐,兩根蠟燭,還有瓶散白酒。
散白酒是行奠酒禮用的。
親朋好友來吊喪,通常會行拜禮或奠酒禮。
拜禮是跪拜磕頭的禮儀。
按照與逝者的輩分親疏關系不同,從三拜禮到二十四拜禮都有。
奠酒禮也差不多,只是多了奠酒為祭的過程。
到后來這些喪葬禮儀都被簡化,小年輕是沒幾個懂的了。
只有在風俗保持濃厚的鄉村還在流傳。
靈棚里很是冷清,沒有孝子賢孫分列兩旁。
只有個戴孝帽批孝服的姑娘,雙眼通紅的跪在條案側前方。
姑娘看著十四五歲的樣子。
清秀面龐配上留的短發,活脫脫是個假小子。
尤其那對斜入發梢的劍眉,配上雙丹鳳眼,更添幾分英武氣。
她貝齒咬著下唇斜眼瞥了我一下,又飛快收回目光。
我心想死者為大。
既然來了,怎么都得吊唁。
于是走到條案前拿起三根香點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