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說完,我再說,咱們好好交流下技術心得。”
既然他想詐我,那我將計就計。
先將他一軍看看。
老李眼珠子滴溜溜亂轉:“嘿嘿,那中!”
“要我說啊,聞起來土腥味厚重濃郁,充斥其間嘞老味兒撲鼻而來,細聞還帶著青磚嘞火氣味兒。”
這套詞兒聽起來還挺像回事。
要是駝爺家傳筆記里,沒有記載嗅土法門的話,指不定就被他給蒙騙了。
但我現在可以斷定,老李就是在胡謅。
“李老哥,老味兒是啥味?”我笑著問道。
“這個老味兒啊,它就是,嗯,就是……”
老李皺著眉頭想詞現編。
但絞盡腦汁,也沒想到合適的詞兒。
“誒呀,這用言語沒法描述,聞嘞多啦就知道啦。”
“那火氣味兒又是啥?”我繼續追問。
老李撓著頭,臉上褶子擠成團。
“新燒出嘞磚頭就有火氣味兒,你找個磚廠去聞聞就知道。”
“哈哈哈。”
我再也憋不住笑。
“老哥你可真逗,磚頭埋下去少說一百多年了,還能有火氣味兒混在泥土里?”
“這埋的可不是太上老君的煉丹爐,哪有那么大火氣。”
老李使勁翻了個白眼。
心知小算盤被我看穿了。
但他臉皮厚,面上沒露出絲毫尷尬。
“你不懂,以后見識嘞多啦就知道。”
“聞土可是有秘訣嘞,還是說說你聞出來啥啦。”
我隨口道:“聞著有發霉的味兒,估計下面比較潮濕,所以霉味兒重。”
“咦!”老李嫌棄的拉了個長腔。
“以為你能聞出啥不一樣嘞,結果就這?”
“說了跟木說一樣。”
“看來你是真不懂咋聞土,就不跟你費勁說啦。”
老李拍拍屁股,走過去監督倆徒弟干活。
很快探出墓室邊界和墓道位置。
墓室確實如我們猜想,是坐南朝北的格局。
“還真是坐南朝北,墓室呈凸字形,深六米,最大長寬都是四米五,不過……”
老李頓了頓,指向確定好的墓室正中位置。
“不過從中心點往四周的探洞情況看,中心向上凸,四周逐漸向下。”
“應該是半圓球形嘞穹窿頂。”
穹窿頂常用于漢代之后的大墓。
和券頂相比,穹窿頂是外凸的半圓球形,而券頂是外凸的半圓柱形。
券頂的缺點是,一旦墓室寬度過大就容易塌陷。
所以券頂多用于較窄的單墓室,為普通富戶墓葬使用較多。
王公貴族的墓葬面積都很大。
通常使用穹窿頂式墓室。
根據砌券形式不同,穹窿頂墓室分為“四隅券進式”和“四邊券進式”。
四隅券進式是從墓室頂部的四角,向上砌券成穹窿頂。
四邊券進式則是從墓室四壁向上砌券。
穹窿頂的出現,預示著墓的規格不低,和姜侍衛的身份對的上號。
“這墓不小。”
“你覺得是從墓門往里進,還是……”老李低聲問道。
我不知道老李是不是還在考我。
但盜墓這行里,通常小墓走門,大墓都盡可能直接打進墓室。
因為大墓會更多考慮防盜。
正門有諸如自來石等封堵手段。
即便有拐釘鑰匙可以破解,但折騰一通太累人。
反不如想辦法把盜洞打入墓室。
后來我參觀過懿德太子墓之類可以游覽的墓室,但凡被盜過的,主墓室里基本都有盜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