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摸到凹下去的線條。
線條是人工開鑿出來的。
手指順著凹陷的線條仔細摸了一遍。
最上方是個圓圈,圓圈下方一條短直線下來有個三分岔。
左右兩邊的分岔先橫后下垂,像是肩膀和兩條手臂,而中間的長弧線則是脊椎,往下似是兩條跪著的腿。
是個跪坐的人?
我又仔細摸了摸。
確定線條描繪的是跪坐的人。
線條刻繪的非常簡練,如同小孩畫的簡筆畫。
我估計洞壁的刻繪出現時間很早。
或許早于春秋戰國時期。
要是有應急燈就好了,至不濟有個火把,也能把墻上的刻繪看清楚。
我繼續向前摸索。
又摸到了線條刻繪的跪坐人物。
一路向前,摸到了十六七個跪坐人物。
刻繪手法如出一轍,形態動作大小也都完全近似。
這倒不奇怪。
我估計洞壁描繪的是群體祭祀圖案,這種盛大場面中,絕大多數人都會保持相同姿勢。
只有在祭壇上的巫師和貴族,才會有不一樣的動作。
當啷。
不知道踢到了什么,發出一陣脆響聲。
聽聲音像是木頭。
我心中大喜,趕忙彎腰在地上摸索起來。
還真讓我摸到根木棍。
木棍挺干燥,正適合點燃做火把。
我趕忙掏出油布包,用打火石點燃火棉。
把燃燒的火棉放在木棍下方,慢慢引燃了木棍。
呼!
橘紅色火苗從木棍上升騰而且。
黑暗中的我重見光明。
我舉起火把去看洞壁刻繪。
刻繪的確實是一排人整齊跪坐的圖案。
再往前開始出現吹牛角號,舉旗幟的人物。
這是祭祀中的禮樂隊伍。
最前面刻繪出祭壇上的詳細情況。
部落首領帶頭跪在祭壇前,祭壇上有個帶面具的巫師正在起舞。
巫師的面具,和水猴子戴的面具完全一樣。
同樣是凹眼眶凸眼睛,嘴巴四方形呲開像是在呲牙微笑,頭頂有兩個長犄角。
兩個犄角中間的圓管位置,插著一簇長長的羽毛。
此刻我才恍然大悟。
面具上的圓管是插雉翎用的。
這種插在頭上的雉翎被稱為羽冠,是用來彰顯地位增加威儀用的。
同時在古人眼中,鳥有著預言,通靈,傳達天之信息的意思。
例如有些遠古部落遺留有鳥人圖,對鳥類進行圖騰崇拜。
巫師祭祀時佩戴羽冠,有更好通靈的作用。
至今依然佩戴羽冠的印第安部落中,也認為鳥類具有與神靈溝通的魔力。
在起舞進行祭祀的巫師前方,刻有巨大王座。
王座上坐著只巨猿。
巨猿面容長相和巫師面具一樣。
看得出,這只巨猿是部落崇拜的神明。
我回憶章教授講的圖騰崇拜內容,古代部落有崇拜玄鳥的,崇拜龍的,崇拜熊等猛獸的。
好像并沒有崇拜猿猴的。
等等!
腦子里突然靈光一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