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代字體以篆書和隸書為主。
篆書主要在印章,碑文,磚銘,瓦當上使用。
隸書則是在竹簡帛書的書寫中使用。
馬王堆,銀雀山,張家山等西漢早期墓葬中發現的簡帛字體,基本以隸書為主,少部分為篆隸結合體。
說明西漢早期的書寫文字,已由秦篆轉變為漢隸。
可問題就在這里。
隸書流傳廣泛,學書法時多以隸書入門。
長沙城里最有學問的老學究,能認不出隸書文字?
除非,那些字根本不是隸書!
我腦子里靈光一現:“羅前輩,你真確定那是漢代帛書?”
“雖然你挖的是漢墓。”
“但陪葬品,卻有可能是前朝的東西。”
啪!
瞎子阿輝使勁一拍大腿。
咧嘴笑了起來:“被你說中了!”
“剛開始我見挖的是漢墓,就想當然的認為那是漢代帛書。”
“后來才弄明白,那是楚帛書。”
“上面寫的是古楚文字!”
“最少是戰國時期的玩意兒!”
楚帛書三個字,讓我覺得有些耳熟。
似乎聽章教授講過。
我略微一回憶,就想了起:“你挖到的是已經流失海外的,子彈庫楚帛書!”
瞎子阿輝露出神秘笑容。
“是子彈庫楚帛書,但流失海外……嘿嘿。”
他的笑容和語氣,似乎在暗示楚帛書沒有流失海外。
不應該啊!
章教授當時給我講的有鼻子有眼。
甚至時間人物都很確切。
他說在1942年,長沙附近有四名盜墓賊,挖出了子彈庫漢墓。
之所以叫子彈庫漢墓,是因為保衛長沙時,那個地方作作為軍火庫存放了大量彈藥。
所以被當地人成為子彈庫。
又因墓是在子彈庫附近挖出來的,就被稱為子彈庫漢墓。
四名盜墓賊挖出了青銅器,漆器若干,還有帛書殘片。
出售贓物時,領頭的盜墓賊認為帛書殘片不值錢,隨手送給了收臟的古董商唐鑒泉。
之后當地藏家蔡季襄聽到消息。
花三千大洋買走了帛書殘片,拼接清洗后進行研究。
并于1944年把研究結果撰稿出版,名為《晚周繒書考證》,這本書我在章教授的書堆里還看到過。
再后來帛書殘片被洋人柯克斯騙走,最終帶到了大洋彼岸……
瞎子阿輝翹起二郎腿,晃悠著翹起的右腳。
慢悠悠說道:“不信是吧?”
“其實外人對這件事,都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那幾位老學究看過我抄的字之后,不知道他們中的誰走漏了風聲。”
“古董圈里傳我挖到上古神書。”
“所謂匹夫無罪懷璧其罪,手握重寶是很容易遭人覬覦的,更何況是那個視人命如草芥的年月。”
“我當機立斷,帶著參與挖墓的四個徒弟去了鄉下。”
“一是為了避避風頭。”
“二是為了造出贗品蒙混過關。”
“天不負我,在孫鬼手的幫助下,失敗數十次后,終于造出了真假難辨的贗品來。”
“那贗品,就是后來半賣半送給唐鑒泉,又被蔡季襄買去研究,最后被騙去海外的楚帛書!”
我聽的半天都沒回過神來。
瞎子阿輝這盜墓高手,和做贗高手聯起手來做局,還真是藝高人膽大。
他方才提到的鬼手,最初是對字畫做贗高手的尊稱。
后來其他門類里做贗能以假亂真的高手,也會被冠以鬼手的稱號。
說到這兒,就不得不說說做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