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較于刀鳴,劍鳴更廣為人知。
東晉《搜神記》記載:楚王命莫邪鑄雙劍。
劍成,莫邪留其雄,以雌劍獻楚王。
雌劍在匣中常悲鳴。
此后歷代文人,常把劍鳴用在詩詞之中增加氣勢。
不過刀鳴在古代也有記載。
紀曉嵐做所的《閱微草堂筆記》中,專門有一章名為“刀鳴”。
這篇文章里講到,紀曉嵐小時候住在揚威將軍哈元生家中。
哈元生的佩刀每晚都會發出鳴叫聲。
紀曉嵐專門在晚上去驗看。
確定那把刀夜間確實會發出刀鳴聲。
他在文中總結說,這是把上過戰陣飽飲鮮血的刀,沾染了人血中的精氣,也匯聚了戰場上的暴戾之氣。
這種精氣和暴戾之氣互相感應,就會讓刀劍發出鳴叫聲。
其實紀曉嵐的這種說法,多少有點器物有靈的意思。
刀上沾染的精氣和暴戾之氣匯聚,形成了類似器靈的東西。
當然,“器靈”這個說法,不是說玄幻小說中形成自我意識的器靈。
而是指器物因為一些特殊原因,蘊含了某種獨特磁場。
這種獨特磁場,會賦予器物與眾不同的特殊性。
也會影響到器物持有者的運勢。
這玩意說起來好像不科學,但現實中確實存在這類東西。
例如乾隆帝陪葬的九龍寶劍被盜掘出來后,先是被軍閥孫殿英珍藏。
之后輾轉于軍統北方情報負責人馬漢三,島國間諜川島芳子,以及軍統大佬戴笠之手。
曾持有九龍寶劍的這四個人,最終無一善終。
孫殿英是病死獄中。
馬漢三是被秘密處決。
川島芳子是被公開處決。
戴笠則是帶著九龍寶劍返程時,飛機失事而亡。
九龍寶劍也因飛機失事時的大火,被燒毀了劍鞘和劍柄。
負責戴笠后事的人,把九龍寶劍殘骸,與戴笠一齊埋在了南京無梁殿西側坡地。
51年戴笠墓被拆毀,從墓中挖出了類似劍身的殘骸。
那殘骸被被扔進池塘中不知所蹤。
多年之后。
有人追查九龍寶劍下落時,才查出被扔掉的劍身殘骸是九龍寶劍殘片。
由此民間有了“九龍寶劍,一劍克四主”的說法。
咱們再說回眼前。
刀鳴的瞬間,我感覺到丹田處傳來劇烈刺痛。
刺痛感飛快向全身蔓延。
我疼的臉頰皺成一團。
死死咬著后槽牙,不讓自己喊出來。
那感覺,就像做手術不打麻藥的疼痛感。
疼的我想用腦袋撞墻。
操!
丹田里的鬼玩意一直都挺平靜。
怎么突然躁動起來了?
難道跟眼前的鬼頭刀有關?
它是在怕鬼頭刀?
之所以這么想,是因為鬼頭刀是殺生刃,具有極強的辟邪效果。
而我丹田里的鬼玩意,正好是鬼魂。
鬼魂和殺生刃撞到一起,可不就得躁動不安。
這時我心中生出了個大膽的想法。
或許。
可以用鬼頭刀鎮住丹田里的鬼東西!
只要鎮住丹田里的鬼東西,黑水城之行受到的牽制就會少一些。
我深吸氣,伸出疼到顫抖的手去抓鬼頭刀。
锃!!!
在我的手即將碰到鬼頭刀時,刀鳴聲變的更加尖銳。
刀也劇烈的抖動起來。
不!
不是抖動,而是在跳動!
鬼頭刀就像剛被釣上岸的魚,在劇烈跳動掙扎。
它似乎不想被我拿到!
這時崔浩和董老板都看出我不對勁。
兩人一左一右的攙扶住我。
“哥,你咋啦?怎么渾身都是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