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漢用瞳孔泛白的雙眼盯著我。
雖然他眼盲,但我依然有被看透的感覺。
尤其當他說出“那鍋飯不會就村外”的話時,更讓我心里咯噔了一下。
他知道村外田地里的西周墓?
這話是在點我呢?
還有最后那句“那鍋飯,可不是你能吃下的!”。
是暗示那座墓危險不能碰,還是故意詐唬我?
琢磨這些不能怪我多心。
老話說同行是冤家。
古往今來同行相見,那都是臉上笑嘻嘻,背后捅刀子。
因為這關乎著各自利益。
為了搶到利益,同行之間什么下做事都能搞出來。
盜墓這行也是一球樣。
后來同行之間相互點炮舉報的案例比比皆是。
都是為了搞死同行,把周邊古墓資源都摟到自己手里。
我琢磨這瞎眼老漢不簡單。
有可能是盜墓行里的老前輩。
于是打算盤盤他的底。
“敢問您老貴姓。”
“免貴,姓鄭。”
“我是這倆兔崽子的二伯(bei)。”
鄭二伯用拐杖指了下鄭家兄弟的院子,隨后轉身往回走。
邊走邊說道:“這倆兔崽子不會開門的。”
“要不嫌棄,到我家坐坐。”
“讓我聽聽你支鍋水平怎么樣。”
聽到“支鍋”倆字兒,我渾身一激靈。
都不用再盤底了。
沖這倆字兒,就能確定鄭二伯是老盜墓賊。
晉陜這片把盜墓叫支鍋。
到了豫省和蘇北區,會把盜墓稱為刨紅薯。
京冀地區則有挖蘑菇,掃倉,翻膛,大翻膛,炸墳等多種叫法。
其中大翻膛特制用大揭頂的手法,直接從墓頂一挖到底。
炸墳則源自軍閥孫殿英。
自從他用炸藥炸開清東陵之后,民國時期的盜墓賊們就盯上這種手法,并開始使用。
也就是說,用炸藥炸盜洞的手法,是從民國就開始有的。
到了魯省和東三省更多稱為倒斗,這邊也把盜墓的頭領稱為把頭。
究其來源,是受清末闖關東等影響而來。
那時在東北,挖人參的是參把頭,挖金子的是金把頭,逐漸把各行各業的領頭人都尊稱為把頭。
南方則把盜墓稱為翻肉粽,翻咸魚等等。
再說回眼前。
聽到鄭二伯去他家坐坐的邀請,我用眼神詢問黃子然要不要去。
黃子然微微點頭,輕聲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于是我倆跟著鄭二伯進了院子。
我倆進院子時,鄭二伯的右耳朵微微動了動。
聽聲音確定我倆進了院,他抓住院門輕輕關上。
“隨便坐,我拿碗給你們倒水。”
我趕忙道:“不用麻煩了,我們不渴。”
鄭二伯咧嘴一笑:“怎么,怕我這老瞎子給你下藥?”
“放心,早幾十年就不玩那套了。”
我愕然的看著他。
心想這老漢真是啥話都敢說。
幾十年前玩下藥的盜墓賊,怎么想都是個狠角色。
之前沒少聽駝爺講盜墓賊之間黑吃黑的事。
過去盜墓賊里,如果有人想獨吞寶貝,通常會在墓里下手弄死同伙。
這種行為被稱為“活種”。
就是把同伙活活種在墓里的意思。
相對應的,處理這種想要獨吞寶貝的同伙,則會采用“成地仙”的手法來懲處。
成地仙聽起來挺好聽,實際是活埋的意思。
由此可見,盜墓賊同伙之間的內斗也很厲害。
畢竟財帛動人心啊……
蘇老伯左手拎著瓷茶壺,右手拿著三個瓷碗走出屋。
我趕忙上前攙扶他。
卻被他用胳膊肘擋開。
“可憐我眼瞎看不到?”
“用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