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振仔細思考后說:“臣覺得,一軍兩帥,用兵大忌,自古以來就是如此。且這會兒派人去,只怕前線將士會覺得,朝廷不信任南安王。”
皇帝好一會兒沒吭聲,終于將葡萄皮剝好放入嘴里,吃完后才卻看向黛玉:“朕聽說,你父親曾請進士當你的先生,那朕問問你,你覺得這事兒怎么才好?”
這話問的黛玉心驚,一旁的長公主不免多想了幾分:如今朝臣都夸瑞郡王,可天子到底怎么想,還很難說。
但這個問題可不好回答,因為長公主覺得自己丈夫說的已經很不錯了,但很明顯,天子對南安王,真的有懷疑的。
長公主猶豫了片刻要不要幫黛玉一把,但又覺得,黛玉日后這種事兒總會面對的,倒不如讓她自己試試。
黛玉在思考了一番后,開口時候其實心里很緊張的:“兒媳聽了陛下和駙馬的話,倒是想起母親在世時候,曾向我講過曾外祖父當年在西北作戰的事兒,那時候曾外祖父是零軍將領,李善才大人是督軍,負責后方軍需糧草供應,太祖皇帝曾夸曾外祖父和李大人配合默契呢。”
天子一聽當即眼睛一亮,不過接下來的話沒對著黛玉說,反而是對著駙馬高振:“看來真是江山代有才人出,玉兒這話,還真就提醒了朕。”
高振早已經快速看了一眼黛玉,內心贊賞這個姑娘的智謀:這么短的時間內,她就給了一個讓天子滿意的答復。看起來只是講她的曾外祖父,但其實已經給出了最好的方法——天子派人去督軍不大好,但派個人負責糧草軍需,就完全沒有問題。
說起來,李善才大人,正是皇后娘娘的爺爺,天子順勢就想到了兩江總督、皇后的大哥李肅。
“王妃提到這事兒,臣也想起來,先帝在時有戰事,曾派不少青年到不同將領麾下學習,才有了如今這么些將領。”高振早就知道,皇帝對南安王不放心,這會兒有了黛玉這話,高振就給出了新的建議。
“好好好,姐夫這話,真的是深謀遠慮,居安思危,那朕回去安排老三,從京郊大營內,選十個人年輕有為且讀過書的,送到東南去,向南安王學習。”天子聽了高振這話,更是高興。
天子招手叫了外頭伺候的侍衛,吩咐他去做事:“去,叫劉繼善來。”
侍衛領命而去后,天子還特意向長公主介紹:“這個劉繼善,可是今科探花郎,朕現如今讓他做御前奉筆,很機靈的。”
不一會兒,果然見一個翩翩兒郎上前來給天子行禮,他身著一襲靛藍色的長袍,長袍的領口和袖口皆精心地鑲繡著銀絲邊流云紋的滾邊。腰間則束著一條青色的祥云寬邊錦帶,錦帶上的祥云圖案栩栩如生,仿佛隨時都會騰空而起。這條錦帶不僅將他的腰身勾勒得恰到好處,更增添了一份儒雅之氣。
果然能做探花郎的,容貌都是一等一的。
長公主倒是不由得看了看一旁與高馨翻花繩的惜春。
天子將方才討論的結果,讓劉繼善當夜擬旨然后第二日趕緊送回皇城:“讓兵部加緊安排,另外,讓怡郡王挑選好人后,安排他們即刻出發,不必再匯報給朕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