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別說,這位楊嬤嬤,還伺候過先帝,是最懂規矩最有本事的一個。陛下親自點了楊嬤嬤,可見對此次端午宮宴,陛下是很看重的。
“陛下還說,每日你進宮也麻煩,燕子樓你橫豎都是住過的,要是忙的晚了,住宮里就是了。”皇后繼續告訴黛玉。
黛玉趕緊起身謝恩,天子如此替她考慮周全,培養她的意思十分明顯了。這是好事兒,卻也是壓力——她此番務必要辦的很好,否則就真的辜負了天子的信任了。
“你今兒先不要忙著告辭,只怕楊嬤嬤等一會兒就來了,你先見見。你是讓她們到王府去呢,還是就在燕子樓?”皇后沒有替黛玉做決定,想看看黛玉的意思。
黛玉略一思索后道:“如今長生不在家,王府還是不能沒個主心骨。兒媳的意思是,兒媳一早就進宮來,到了下午再回府里去,母后覺得如何?”
一個王府定然也有事情要處理,黛玉既然不辭辛苦,皇后自然很滿意:“那就這么安排,你進宮來,可以帶著你信任的丫頭們來幫手。若是晚了,就留下住燕子樓。”
果然如同皇后所說,沒一會兒,李忠與楊嬤嬤求見。
李忠黛玉是見過的,楊嬤嬤黛玉就還是頭一次見了。黛玉熟悉規矩,三思殿的女官不同于別的宮殿,這兒的女官雖是宮女,但往往知書識字,身上帶著女官品級,若是皇上不收用,過了二十五就可以出宮嫁人,前途都不會差。
而楊嬤嬤這個年紀還留在三思殿,那很明顯,楊嬤嬤定然是無兒無女,等年老被放出去的時候,應該只有靠自己過活。
“陛下既然安排了你們來幫手,就是看重你們的能力,怡郡王妃年輕,你們可不要糊弄她,若是讓本宮知道了,可別怪本宮無情。”皇后開口后,這二位當然回答的是盡心盡責的話。
黛玉起身,很是鄭重向二位說:“父皇和母后既然將事兒交給了我,又欽點了二位來幫助,希望我們接下來好好配合。”
李忠對這個有禮的王妃印象很好,楊嬤嬤則還有幾分擔心:這么年輕的一個郡王妃,也不知道到底行不行。
但楊嬤嬤卻很清楚,天子既然派了她來幫忙,足以看出天子對怡郡王是十分重視的,這完全是按照培養太子妃的步驟來了。所以楊嬤嬤會很盡責。
黛玉從鳳儀宮出來,沒成想碰上了瑞郡王妃宋慧蘭。
“喲,弟妹,真是巧的很吶。”宋慧蘭嘴角上揚,她也是剛剛從吳貴妃的宮中出來的。
剛才在吳貴妃的宮中,宋慧蘭可是有一個絕妙的主意,這次端午宮宴,定要讓怡郡王妃好看呢。
看著什么都還不知道怡郡王妃,宋慧蘭心想:我就不信她這么好運氣,上一次是左江秋受傷,她逃脫了,這一次,倒要看看她有沒有本事避開。
今兒宋慧蘭,是吳貴妃叫進宮來的。而吳貴妃,此次是有些偷雞不成蝕把米的,這事兒還要從幾天前說起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