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皇子是無意間提起的。
今日學里講詩,有一句“競渡深悲千載冤,忠魂一去詎能還。”,是宋代詩人張耒的《和端午》。
課后六皇子就在一旁說起端午宮宴,其實這會兒距離端午還早呢,如今才四月初八,端午五月五還有差不多一個月。
“我母妃說,不知道為何,貴妃娘娘提議,讓三嫂來策劃宮宴,還說什么上次三嫂的賞花宴辦的特別好,想來這次端午交給三嫂,也能有新意。”六皇子是聽她母親陸昭儀說的。
“那,皇后娘娘同意了?”李科隨口一問。
“不是,是當著父皇說的嘛,我聽說父皇同意了。”六皇子說起往年宮中端午的事情,倒是對由三嫂來辦有些期待,“我也想開口,三嫂會怎么辦,你們記得去年做的花燈,我拿回去給母妃,我母妃喜歡的很呢。”
賈蘭卻留了個心眼兒:六皇子口中的貴妃,自然就是吳貴妃,吳貴妃可是瑞郡王的母妃,她主動提出讓怡郡王妃操辦端午宮宴,于情于理都不是很合適。
只怕居心不良啊。賈蘭讓母親將消息傳給了紫鵑。
黛玉在得到消息的第二日,就受到皇后邀請進宮,談的果然正是端午宮宴的事兒。
“依照本朝慣例,每年端午宮中都會舉辦宴會,會邀請三品以上臣工及其家眷參與。”皇后向黛玉道,“以前都是本宮帶著嬪妃們操辦,今年貴妃娘娘說,你賞賜的賞花宴別出心裁,不落俗套,合該讓你來操辦端午宮宴,也讓臣工和夫人們樂一回。”
皇后自然要點出,此番是貴妃娘娘的主意,好讓黛玉心底有個數。因為皇后覺得,貴妃既然提出此事,只怕是要利用端午宮宴做點兒文章的。
“陛下說,以前每年都差不多,無甚新意,于是點頭讓你來。”皇后繼續道,“不過本宮也不會閑著,需要本宮幫手的事兒,你只管開口。”
天子都開口了,黛玉完全拒絕肯定是不行的,但前此還是要的:“兒媳對宮中典制不熟,就怕屆時辦砸了差事,反倒辜負父皇的信任。”
這話說的合理,皇后點頭道:“那日本宮也這么向陛下說,陛下說了,你年紀輕,就算偶有疏漏,也無礙,只要不出大錯就是了。”
這話,皇后是在暗示黛玉,天子對她們夫婦寄予厚望的。
“承蒙父皇與母后錯愛,兒媳自當全力以赴,只是兒媳年輕莽撞,對端午宮宴規矩也不夠熟悉,能否請母后委派一名女官和一名內監,好從旁指點。”黛玉得了李紈那邊消息后,就已經有過思考了。
見黛玉如此周全,皇后欣慰的點頭道:“這是自然,內監就派李忠,女官的話,陛下替你安排了一個,是三思殿的女官,楊嬤嬤。”
黛玉吃了一驚:三思殿,是本朝天子起居聽政之外閑居的宮殿,三思殿的女官,那就是伺候天子的。而這位楊嬤嬤,黛玉也是有所耳聞的:三思殿如今有四位大女官,其余女官幾年一換,每一屆都要在連楊嬤嬤在內的“四大嬤嬤”手底下受教,由此可見,楊嬤嬤是多么厲害的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