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佳珠是被葛夕佳帶進宮來的,見葛夕佳昨兒才被太子妃諷刺一頓,今兒居然又如此興致勃勃,不免想:中原有句話,叫記吃不記打,理郡王妃還是大戶人家的姑娘呢,居然也這性子。
見太子妃站定后,清清冷冷的問了一句:“喜從何來?”
金佳珠就想,瑞郡王妃要是聽得懂話呢,就該別說了。
“當然是要恭喜太子妃,日后就有一位妹妹長久作伴了。”瑞郡王妃卻還高高興興的模樣。
看來,有時候不是人夠不夠聰明,而是心態決定一切。瑞郡王妃和理郡王妃,都太想看太子妃傷心落寞了。
“哦。”太子妃一個‘哦’字,說的那叫一個意味深長,她那靈動的眼睛繞著瑞郡王妃的臉龐轉了一圈,眼神中流露出對對方的可憐。
果然,金佳珠就聽見太子妃好聽的嗓音里面,寫滿了嘲諷:“可惜讓二嫂子失望了,我并不知道什么姐姐妹妹來作伴的事兒。”
“方才母后說,讓大家緊守規矩,不要四處打聽,也不要胡亂造謠。婦有長舌,維厲之階。”黛玉絲毫不客氣,將方才皇后的幾句話給引用了,“二嫂堂堂郡王妃,自然不能與市井婦人一般,對不對?”
宋慧蘭還沒來得及反應,倒是一旁的葛夕佳撲哧笑了出來,她昨天只不過是沒看到太子妃的笑話,今天二嫂就更慘了。
宋慧蘭頓時氣急,正要繼續開口,太子妃就搶先一步:“二嫂,要是沒有正事兒,我就先行一步了,這里還有端午宮宴的事兒要操心呢,不像二嫂這樣有時間。”
這句話更是諷刺了宋慧蘭,就差把‘你一個郡王妃別來惹我這個太子妃‘這句話明說出來了。
宋慧蘭待要反擊,卻見著皇后身邊的胡嬤嬤出來了,一時間她又偃旗息鼓了。
胡嬤嬤則徑直走到黛玉跟前垂首道:“皇后娘娘想起來有些事兒,要交代太子妃。”
黛玉跟著胡嬤嬤走了,宋慧蘭氣的轉頭看一旁看熱鬧的葛夕佳:“如今多了一個妹妹相伴的四弟妹,感覺如何呀?”
葛夕佳看了看一旁并不吭聲的金佳珠,然后笑瞇瞇看著宋慧蘭道:“那還是二嫂更有福氣,上次有幸見到王氏,珠圓玉潤的,實在是美貌。”
說完也不等宋慧蘭開口,先離開了。
金佳珠心底覺得好笑,面上倒是很恭敬的,跟著葛夕佳離開了。
而她們在這兒的口角,全都被皇后知道了。
皇后想著天子說的,讓她教導教導幾個兒媳婦,于是將胡嬤嬤叫來:“陛下倒是給我出了個難題,除了玉兒,別的都有母妃,我去教導,實在是麻煩的很。”
胡嬤嬤倒是想起來一個人:“那一年太子妃第一次操持端午宮宴,陛下把三思殿的楊嬤嬤派來幫忙,太子妃很是夸獎的,不如,皇后娘娘也借了這楊嬤嬤一用?”
皇后點頭,這倒是個法子,免得皇帝覺得自己苛刻了那兩個郡王妃。
正說話呢,外頭傳來消息:“誠郡王妃發動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