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朝節,黛玉及笄。
及笄禮當日,林府內外布置一新,處處彌漫著花草的清香。正堂之中,禮器擺放得一絲不茍,莊嚴肅穆。
林家并未大肆宴客,只請了最為親近的人。
巳時吉刻,黛玉身著素雅的采衣,在侍女的引導下,緩緩步入正堂。
長公主親自擔任了及笄禮的贊者。她身著華服,儀態萬方,慈愛地看著黛玉。在悠揚的禮樂聲中,長公主凈手拈梳,為黛玉三加,依次更換發型,并分別加上發簪。
一加:“棄爾幼志,順爾成德。壽考惟祺,介爾景福。”
二加:“以孝以悌,德行無違。宜其家人,永錫爾類。”
三加:“吉月令辰,乃申爾服。敬爾威儀,淑慎爾性。”
每加一簪,長公主便說一句祝辭,聲音溫和卻充滿力量,為黛玉送上最真摯的祝福與期許。最后,長公主親手為黛玉簪上那支象征成年的碧玉簪,黛玉則起身拜謝。
接下來是林如海為女取字的環節。他走到黛玉面前,目光中充滿了慈愛與欣慰。
“吾女黛玉,”林如海聲音沉穩而醇厚,“汝幼而聰穎,性秉純真。詩書浸潤,蘭心蕙質。今既成人,當自立自強,明辨是非,修身齊家。為父思忖再三,今為汝取字:瑤章。”
“瑤者,美玉也,光彩照人;章者,文章也,才華斐然。”林如海解釋道,“愿吾女日后,內外兼修,光芒不內斂,才華不虛度。以玉之堅貞,守品格之高潔;以章之華彩,抒胸臆之雅致。”
黛玉聞言,緩緩跪下,向父親行大禮,口中輕喚:“女兒謝父親賜字!”
禮成之后,賓客們紛紛上前道賀,送上賀禮。
皇后與喬貴妃也有派人送來賀禮。
就在黛玉及笄后的第二個月,這日林如海父女都在家,飯后閑暇,父女閑來玩析字打發時間。
“玉兒聰慧。那為父考你一個。‘春’字何解?”
黛玉不假思索,答道:“‘春’字,上為‘三人’,下為‘日’。三人行必有我師,日日精進,便是春生萬物之意。”
林如海撫髯而笑,點頭道:“那么這個‘安’字,又作何解?”
黛玉看著那字,眼中流露出幾分柔和。她輕聲答道:“‘安’字,上為‘寶蓋頭’,下為‘女’。女居室內,便是安。這便是說,女子安居家中,家宅才能安寧。”
她說著,又補充道:“然女兒以為,這‘安’字,亦可解為女子心中安定,方能安身立命。唯有心安,方能身安。”
林如海聽了大為欣慰。
忽然門房來報,說禮部尚書梁大人到訪。
林如海忙吩咐請進來,心底好奇:平日里林家和梁家甚少往來,梁尚書與自己也關系平平,這時候突然到訪,不知道會是什么事兒。
等著見了梁尚書,林如海就更是意外了。
因為梁尚書是代表皇帝,來納采的。也就是民間俗稱的提親,皇帝頒旨,林家自然不可能拒絕,但皇帝這是覺得,黛玉是長公主干女兒,又深得皇后喜歡,林如海也是個有功之臣,便先讓梁尚書前來。
這是自然不能拒絕的,林如海客客氣氣送走了梁尚書,進內院將事情告知黛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