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長孫奇跡般地從天花中康復,撥開了籠罩在皇宮上空的陰霾。
皇帝的心情也隨之大好,龍顏煥發。他認為這是上天對皇室的庇佑,是祥瑞之兆。
為了感念皇恩,也為了祈福國泰民安,皇帝決定擇日去祭皇陵。
旨意一下,禮部、內務府立刻忙碌起來,準備祭祀典禮所需的一切。
皇后不禁想起上一世,就是這時候高麗那邊覲見,才有了金佳珠嫁過來。
得知高麗王真的要帶王子和女兒來,皇后不禁想,看來有些事情,是不會改變的。
如今理郡王妻子去世,金佳珠更覺得這是絕佳人選,所以毫不猶豫就選了他。
這一世沒有了葛夕佳,金佳珠又肯用心,所以直接當了理郡王妃。如今王府的小縣主跟著淑妃,金佳珠倒也沒提出要接回來,但是每次進宮,都會投其所好的給小姑娘準備不少禮物,這讓淑妃也很滿意。
一切似乎都在順利著。
然而沒有任何征兆,皇后竟然病了。
這一次,皇后病得格外蹊蹺,也格外嚴重。
她先是感到一陣頭暈目眩,隨后便陷入了昏迷不醒的狀態。
太醫們聞訊趕來,圍在皇后的床榻前,輪番診脈,嘗試各種藥方,卻都束手無策。
皇后的脈象時而平穩,時而虛弱,仿佛有一股無形的力量在她的身體里糾纏,讓人無從下手。
太子和太子妃心急如焚,日夜守在床前,太子更是親自去求皇帝,希望能請民間名醫入宮。
就連平日里與皇后親近的喬貴妃及郭昭儀等,也是日日都來鳳儀宮探望,臉上寫滿了擔憂。
黛玉和于然更是在家翻看醫書,一時間竟不得要領。
旁人看來,皇后是病重昏迷,但皇后自己,卻像是在做一場冗長而真實的夢。
在夢里,她仿佛又回到了前世。夢里全都是前世的情形:自己的銳兒不在了,喬氏生女兒時候難產。
于是王爺把三兒子放到嫡妻名下養著。
小小的蕭霆鈞是個十分懂事的孩子,念書也還,騎射也好,都很用功。
后來,王爺登基,自己做了皇后,吳氏做了貴妃。
夢中的畫面光怪陸離,時而清晰,時而模糊,前世的悔恨、不甘與今生的慶幸、希冀交織在一起,讓她備受煎熬。
整整三日后,皇后終于從這場前世今生的夢魘中醒來。
她睜開眼睛,看到的不是夢中的景象,而是太子和太子妃布滿血絲的擔憂面容。
皇后看著眼前的兒子兒媳,有一瞬間,就在思考:前世的蕭霆鈞,憑借著自己的努力和才干,最終問鼎天下。那么這一世,即便有太子這個嫡長子在前,老三就真的沒想過當皇帝嗎?
這個念頭一旦生根,便在她心中揮之不去。
皇后如今可沒有養大蕭霆鈞的情分,作為后宮皇后,是不方便直接去找前朝已經封了郡王的皇子深談的。
但可以見見玉兒。
在身體稍有恢復后,皇后尋了個機會,單獨召見了黛玉。
黛玉不知皇后此番召見所為何事,便恭敬地來到鳳儀宮。
皇后屏退左右,只留下她二人。皇后握著黛玉的手,語重心長地開口:“玉兒,你是個聰明的孩子,本宮一直都信得過你。”
她沒有繞圈子,而是直接道出了心中的疑慮:“本宮這幾日病著,恍恍惚惚間,做了個很長的夢。夢里,本宮孩子早早病故,所以就養大了老三,也看到了老三最終問鼎大寶。”
黛玉聞言,心中一驚,但面上卻是不動聲色。她知道,皇后這話的分量有多重。同時她也切實感受到,皇后對她和蕭霆鈞一直都很好。
所以皇后這番,并不是普通意義的試探。
皇后繼續說道:“本宮夢醒后,便在想,不只是夢里的老三做得很好,現在的老三,還有你,都是極其出色的孩子。”
她目光灼灼地看著黛玉,語氣誠懇而懇切:“本宮不是懷疑他,只是想問問你,你家王爺,可曾有過這般心思?你又希望他如何?本宮知道,你們夫妻情深,你必是知曉他心中所想的。”
這是一個相當棘手的問題,不能簡單地用幾句話就草率回答。
這其中牽扯到的,不僅是親情、感情,更有一個太大的誘惑,這個誘惑并不是簡簡單單的金錢地位,還涉及到報負的實現、理想的實施。
所以并非她一個人能代表蕭霆鈞就給出承諾的。
黛玉并未直接回答,而是輕聲而又鄭重地說道:“母后,您這個問題,牽連甚廣,兒媳不敢妄言。”
而后她抬起頭,目光坦誠地看著皇后,給出了一個最為妥當的答復:“兒媳回去后,會和王爺好好聊一聊。待我們夫妻二人深思熟慮后,再給母后一個明確的答復,您看可好?”
皇后聽了,眼中露出了然之色。她知道黛玉并非推脫,而是真正地在為這件事情負責。
她點了點頭,放心地說道:“好,本宮等著你們的消息。”
她相信,黛玉和蕭霆鈞會給她一個最真實的答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