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看著黛玉,眼中閃過一絲睿智的光芒:“否則,野心太大,很有可能一切都失去。那些為了皇位而骨肉相殘的故事,我實在不愿看到。只要天下太平,百姓安居,我們能守著我們的家,守著我們的女兒,平平安安地過日子,這便足夠了。”
黛玉與丈夫十指緊扣,認真道:“皇后娘娘,待我也一直很好,當初我到了外祖母家,諸多委屈,皇后娘娘接我進宮,那些人的嘴臉就變了。”
“后來,父親也得了父皇母后賜下的太醫,才能養好身體。”
蕭霆鈞點頭一笑:“所以嘛,母后是你和我兩個人的恩人。”
黛玉心底,已經知道要怎么答復皇后娘娘了。
進了宮,行禮之后,黛玉聲音清越,字字清晰:“娘娘前些日子的問題,兒媳回去后,直接問過王爺。王爺特讓臣婦稟告娘娘,他常讀史書,最是欽慕東漢東平憲王劉蒼的為人。”
她微微抬眸,見皇后目光中流露出興味,便從容續道:“那劉蒼,身為明帝至親,才德冠世,卻深諳‘為臣為弟’之本分。明帝信他愛他,許他參議中樞、留京輔政,這是何等殊榮?然東平王不矜不伐,常懷謙抑之心,屢次上表懇請還歸藩國,以全君臣之禮、兄弟之義。其心皎皎,其行昭昭,終成一代賢王,光耀史冊。”
黛玉語聲漸轉柔和,卻字字清晰:“王爺說,他愿效仿古之賢王,安守本分,盡忠職事。陛下與娘娘天恩浩蕩,慈愛廣被,已是臣等莫大之福。惟愿如東平王一般,常懷敬慎,為陛下與娘娘屏藩四方,方不負圣心,亦全骨肉之情。”
皇后聽至此處,眉眼間頓生霽色,唇角抑不住地揚起。
黛玉話中提到的,是漢明帝劉莊與東平王劉蒼的故事,是極為罕見的皇室兄弟情深義重、善始善終的典范,被后世譽為“君臣兄弟之極軌”。
于是皇后攜了黛玉的手,引她至窗畔榻上坐下,目光慈和卻隱含深意,溫聲道:“好孩子,你與老三既有這般見識,懂得這‘君臣兄弟之禮’是家國安穩的根基,本宮心甚慰之。”
她輕輕拍了拍黛玉的手背,語氣轉為鄭重:“你今日既以明帝與東平王的故事明志,那本宮也與你交個底。只要本宮一日,必當嚴加督促太子,時時以史為鑒,要他效仿劉莊的胸襟與明睿。”
“你回去也寬寬老三的心,”皇后語氣愈發和緩,卻字字千鈞,“告訴他,長兄如父,長嫂如母。有本宮看著,斷不容許宮中生出那些魑魅魍魎、兄弟鬩墻的禍事來。只望他們兄弟皆能恪守本分,兄友弟恭,則皇室之幸,天下之福也。”
黛玉聞言,心下大定,知皇后已明明白白給出了最有力的承諾。她連忙起身,深深下拜:“娘娘深明大義,臣婦與王爺感佩五內,定當時刻銘記娘娘教誨。”
而后來兄弟二人果然君臣相得,情深意重,不過那都是后話了。
眼下,倒是有一樁大喜事兒。
:<ahref="https://fd"target="_blank">https://fd</a>。手機版:<ahref="https://fd"target="_blank">https://fd</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