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蘇澤論斷,即使封貢俺答,依然無法完全阻止邊境沖突,甚至一些邊緣部落,會覺得自己遭受了大明和俺答汗部的雙重盤剝,從而更加激烈的挑起邊境沖突。
看到這里,張居正已經完全贊同了蘇澤的看法,這篇分析沒有之乎者也,完全是從人性出發,又結合了俺答部的制度,解釋了北方邊防不寧的原因,可以是說有理有據令人信服。
蘇澤緊接著繼續寫道:
“臣進以‘以戰止戰’之策,俺答部掠我邊民一社,我軍則出塞攻伐其部族一部;俺答部劫掠我百姓米糧一斗,我軍則出塞奪其牲畜一頭!”
“且每次進軍前,都要列數其罪,師出有名!”
“長此以往,邊境俺答部或歸附,或遠遁,邊境則安。”
“此時再行宋代河湟生番熟番之辯,對其恭順者互市之。”
看到這里,張居正已經要擊節叫好了!
蘇澤這里用的典故,是宋代河湟開邊的時候,對西夏地區貿易的方策。
當時西夏的主要產品是青白鹽,一開始宋代采取禁鹽法,禁止西夏的青白鹽流入中原,想要用貿易戰的方式拖垮西夏。
但這樣做卻將西北地區那些原本站在宋朝這邊的熟番,也就是歸化的羌人部族都推到了西夏一邊,反而加劇了邊關的動亂。
后來宋朝改變了鹽法,對恭順的熟番允許互市,禁止西夏的商隊交易,雖然轉口貿易這種無法避免,但是安定了邊境的局勢,后來又在這些熟番的幫助下,實現了對河湟開邊的成果。
蘇澤這一套方法,可以說是將方方面面都考慮好了,蘿卜大棒都有,名義上是要對俺答部用兵,實際上是要分化瓦解草原。
但是張居正又皺眉,這一套需要相當精細的手法,以目前九邊的兵力,似乎無法完成這樣的重任。
很快,蘇澤已經在奏疏中提出了自己的解決方法。
“昔年東南抗倭,文有譚綸,武有俞大猷戚繼光,皆是一時之屬,如今邊關告急,朝堂可調派南兵北上,九邊可定!”
看到這里,張居正拿出揭紙,寫下了自己的贊同意見,遞給了身邊的趙貞吉。
趙貞吉反復看了三遍,也對蘇澤的策略越發的欣賞,再又看看高拱,臉上浮現出嫉妒的表情。
趙貞吉也不知道,自己為什么冒出這樣一個念頭:“明明是自己的下屬,怎么就投了高拱?”
趙貞吉連忙搖頭,對這樣的奏疏,趙貞吉也只能寫下贊同的票擬意見。
——
蘇澤看向【手提式朝廷】中的模擬,和自己的想的一樣:
——【模擬開始】——
一天后,《平戎疏》送到內閣,內閣三輔臣均票擬贊同。
《平戎疏》緊急入宮,隆慶皇帝猶豫不定,又將《平戎疏》交群臣公議,在科道的反對下奏疏被駁回。
——【模擬結束】——
這幫言官,果然就是拖后腿的。
不過好在自己有掛!
更了更了
標題有個錯別字,戎錯了,標題改不了,抱歉抱歉,寫完急著發了。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