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現在不同了,月港海貿流入的白銀之巨,涂撫臺應該是清楚的吧!如果能將這些白銀都鑄幣,天下銀錢不通的難題就解開了!”
“等天下流通銀錢,再征銀改糧,就能府庫充足,萬民得安了!”
等到蘇澤說完,在場的涂澤民和徐渭都被這宏偉藍圖給說動了!
沒人不知道征銀改糧的好,那不是天下間的銀子不夠嗎!
既然不夠,蘇澤就提出了主動在北方開港,吸收外國的白銀鑄造成銀幣!
蘇澤不是要開港,而是要開礦啊!
要將港口當做礦山,吸引海外的白銀鑄幣!
這個看似瘋狂的想法,涂澤民仔細思考了一下,竟然還真的可行!
因為他是大明朝,少數真正見過月港涌入的大量白銀的官員。
涂澤民也明白了,為什么蘇澤要選擇在北方開港。
因為比起南方,在北方開港,朝廷才能更好的掌控港口。
蘇澤看向涂澤民,知道自己已經說動了對方。
之所以耗費口舌,是因為蘇澤雖然拿出了國策,但是也需要人執行。
曾經擔任過福建巡撫,又親自主持過月港開關的涂澤民,就是天賜的人選。
而蘇澤也知道,這是千載難逢的時機。
隆萬時期,正是整個地球上白銀產量暴增的時期。
中南美洲的金礦銀礦,倭國的石見銀礦,這些儲量巨大又容易開采的銀礦同時出現,再加上航海時代初步形成的國際貿易,讓整個世界上的貴金屬數量都暴增。
這個暴增,甚至在歐洲出現了通貨膨脹。
掌握了美洲殖民地,一艘艘寶船往本土運輸金銀的西班牙王國,還因此數次破產!
與此同時,這個時期的大明,是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國,沒有之一。
大明的商品在全世界都暢銷貨,大明的商品只要運輸出海,就有全世界的商人瘋搶。
所以隆萬期間,天量白銀流入中國,也給張居正執行一條鞭法提供了條件。
但是張居正雖然進行了稅制改革,卻沒有進行財政改革。
前世的蘇澤,就是財政口的公務員,他深深知道,不進行財政改革的稅制改革,其實不過是加強了政府的搜刮能力,到最后反而會抑制經濟的發展。
而且張居正是一刀切的稅制改革,也加速了地區發展不平衡的問題。
而蘇澤的計劃,是通過白銀流入這個機會,先進行一次徹底的財政改革。
鑄造銀幣,疏通全國的貨幣流通,在這個基礎上,再進行稅制改革。
這樣的改革一旦完成,就可以徹底盤活大明經濟,又解決了銀錢不通,商品經濟發展遲滯的問題,同時也解決了實物稅收過重,成本太高浪費太大的問題。
而且蘇澤的計劃中,還有一個藏得很深的想法。
那就是在北方開港鑄幣,將鑄幣權掌握在朝廷手里,利用鑄幣權去搜刮東南的白銀。
這也是蘇澤提出要鑄造銀幣的原因。
南方流入的白銀,都要經過鑄幣才能合法流通,這就是鑄幣稅。
甚至這還是全球征稅的,蘇澤只要上疏,在中國貿易的船只,必須要用朝廷鑄造的銀元,就可以對所有的貿易對象都收一次鑄幣稅!
當然,鑄幣稅這個概念,對于大明疑似有些太過于先進了,蘇澤也沒有向在場兩人解釋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