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芳很快就將《樂府新報》拿來,隆慶皇帝翻開報紙,找到了涂澤民所寫的那篇《海國記續》。
“果真如此。”
隆慶皇帝又看署名,這不就是當年上書請求開關的涂澤民嗎?
原來是他寫的啊,他在福建主持開港通商,那他寫的內容應該是可信的。
也許可以試試?
反正蘇澤的奏疏,通篇都沒有講對倭貿易。
在登萊開一個小港口,然后看看結果?
要是真的和蘇澤所說的那樣,可以給朝廷帶來大量的收入,那也不虧。
如果最后不賺錢,言官攻擊得兇,最后將這個港口關閉了就是。
一想到這里,隆慶皇帝終于下定決心說道:
“那就交予戶部議一下。”
馮保心中明白,張居正執掌戶部,讓戶部議一下,就代表皇帝是同意了。
隆慶皇帝又問道:
“按照張師傅的意思,在登萊設置市舶司,關于這個市舶司太監,你們可有得力人選?”
顯然隆慶皇帝問的,就是身邊的李芳和馮保。
太監都是皇帝的私臣,任用市舶司太監這種事情,完全就看皇帝自己的心意。
皇帝只是隨口問,李芳倉促之間卻也沒有想到合適的人選。
馮保則早就已經盤算好了,他直接說道:
“尚衣局張誠辦事利落,去年采買龍衣就是他辦的。”
新皇登基,都要派遣宮里的太監去江南采買龍衣,也就是制作龍袍。
隆慶皇帝想起去年張誠去江南,確實辦的干凈利落,才買的龍衣也合身,于是點頭說道:
“那等戶部議定,就派張誠去。”
李芳看向馮保,他自然知道這個張誠是馮保的干兒子,但是面對馮保的擴張,李芳卻有些無奈。
沒辦法,誰都知道,馮保是儲君的大伴。
所以那些年輕太監,也更愿意投靠馮保。
這不是人力所能改變的,而是皇權繼承的這條暗線決定的。
當然,李芳也不是坐以待斃的人,在伺候隆慶的間隙,他找來親信小太監,將今天翊坤宮的事情帶話給司禮監三把手陳洪。
陳洪掌握內承運庫,今天馮保自己專門來送奏疏,顯然是繞過了陳洪,侵占了原本屬于陳洪的利益。
——
一名中書舍人,找到了正在史館編報的蘇澤。
“陛下御批了奏疏?張閣老請我去戶部?”
這名中書舍人名叫夏煒,是在張居正身邊辦差的兩房舍人。
當司禮監將皇帝御批通過的蘇澤奏疏發還內閣的時候,包括張居正在內的三位閣老都無比震驚。
張居正甚至已經做好了長期說服皇帝的準備,卻沒想到蘇澤的奏疏如此輕易的就通過了,甚至皇帝都沒有讓閣部議事,就讓戶部去直接辦了!
張閣老都如此的驚訝,可上書的蘇澤卻這么淡定,夏煒只能認為這位蘇翰林的養氣功夫實在是了得。
“那就有勞夏舍人引路了。”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