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點錢,用來辦百戲會是萬萬不夠的。
但是好在蘇澤“貼心”的給東宮支了招——辦工坊。
“臣觀聞,京師中有大量皇產荒置,店鋪空置,太子可以向陛下將這些皇產店鋪索要過來經營,賺錢之后辦百戲會為陛下賀。”
蘇澤的建議也很簡單,要將百戲會包裝成朱翊鈞的孝心,是為了讓父皇母妃開心才辦的。
而百戲會的經費,由朱翊鈞利用閑置的皇室工坊和店鋪這段時間的收益去掙。
“小宏子,那些工坊鋪子能掙錢嗎?”
張宏低著頭說道:
“仆臣倒是聽內承運庫的辦事太監說過,這京師的工坊鋪子也分成幾種。”
“那些位置好的,賺錢的產業,都是不愁租的。”
“但是空置的那些,基本上也都是些位置不好,或者不賺錢的產業。”
皇室在京師中自然有皇產。
張宏沒說的是,這些賺錢的皇產,基本上都是宮里的大太監、勛貴、外戚給瓜分了。
比如小胖鈞的外公,也就是李貴妃的父親武清伯李偉,就占著好幾處皇室的產業。
蘇澤其實在信中也說的很清楚了,這些舊的利益團體,不是現在的太子能碰的。
所以蘇澤建議的是,太子索要那些不賺錢,偏僻落后的工坊,然后利用這些賺錢。
當然,蘇澤這位老師,也給學生了支了招。
蘇澤在信中給了三種工坊。
第一種是蜂窩煤。
京師馬上要到冬季了,京師的普通百姓會購買山西的石炭取暖,京師周圍也有不少石炭場。
但是石炭取暖的問題也有很多,比如燃燒有異味,燃燒不穩定。
蘇澤在信中寫了一個方法,將石炭搗碎后和紅泥稻草混合,再用模具制作成一種有空的煤塊。
這種蜂窩煤燃燒起來煙霧少,燃燒時間長,又是居民日常所需的東西,所以肯定能賺到錢。
第二種則是醬油。
醬油這東西不是什么稀奇的東西,京師就有六必居醬菜,當年嚴嵩還給六必居提了匾額。
但是蘇澤這個醬油,不是那種用黃豆曬足一百八十天發酵的醬油,而是工業醬油。
醬油本質上,就是將蛋白質轉為各種類氨酸,將淀粉轉化為葡萄糖。
古法釀造就是利用各種微生物來轉化,費時費力不說,還很不穩定,有時候產生的雜質還有毒。
近代工業醬油,是用稀鹽酸,代替微生物對蛋白質進行水解轉化,就可以大大縮短制備的時間。
至于稀鹽酸,礬油也是火藥的原料之一,京師有王恭廠這樣的大型火藥工坊,對皇太子來說也不難弄到。
礬油和鹽混合,再加熱冷凝,就能得到稀鹽酸,這種釀造方法,連大豆都可以省下來,用豆粕、稻谷麩皮這些含有蛋白質的農產品殘余就能造。
最后用草木灰兌水,中和酸性,幾天就能制造出醬油。
這種工業化的醬油,只需要幾天時間就能制備完成,口感上和天然釀造的醬油也沒有多大的差別。
而且工業化生產,效率也是釀造醬油的百倍,成本還要更低。
第三種,就是蘇澤在《樂府新報》上說過的棉籽皂了。
利用棉籽榨油,再用草木灰皂化后制作成肥皂。
京師是北方貨物運輸的起點,弄到棉籽的難度也不大,這種棉籽皂雖然味道不好聞,但是去污效果是相當強的,而且用的也是棉花生產中的邊角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