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準備工作完成后,等到來年的二三月,就會正式開啟京察。
正式京察,同樣分成兩部分。
四品以上的官員,都要上書“自陳”,這類似于工作總結匯報,自陳的奏疏也會經過內閣票擬,然后送到皇帝案頭,由皇帝決定這些官員的最終處理結果。
四品以下的官員,則要進行“堂審”。
這時候所有的官員,都要一一前往自己任職的衙門,在部門主官和都察院官員的注視下,陳述自己的工作,接受上級官員的問責。
堂審的結果也會由吏部編纂成冊,然后交給皇帝決斷。
等京察完畢,還有最后的“拾遺”,在決定了被察官員的最終處理結果前,再由吏部和六科都察院確認,皇帝正式用印,京察就結束了。
對于大部分京官來說,六年一次的京察是決定前途的大事,《樂府新報》上的第一條新聞,就是京察已經開始的消息。
黃驥總結了自己的為官生涯,倒是沒有什么過失,但是他也不敢掉以輕性,京察雖說是人事考核,但是任何考核都和政治斗爭密不可分。
黃驥又翻開二版,市井之聲板塊上,物價指數上的表格上增設了一行,報紙還“貼心”的做出了解釋。
新設的一行物價指數是“醬”,按照報紙的解釋,醬也是百姓日用之物,物價漲落也關系民生,所以也要作為價格監控的指數放進來。
黃驥是正兒八經的士大夫,素來是對庖廚敬而遠之的,他不在意的繼續看下去。
市井之聲的故事版塊,講了一個釀醬的商販,在夢中得授神仙秘方,制作出一種廉價醬油發家致富的故事。
黃驥嘴角露出笑容,這種故事市井之民最是喜歡,誰不喜歡一夜暴富的神話?
三版的八股文,黃驥只是簡單的掃了一眼。
他也是翰林出身,但是早已經過了關注八股文的年紀了。
四版的西游記,黃驥則是認真的讀了起來。
這倒不是黃驥喜歡,而是上次太子賜了香囊后,他這段時間他也用了心。
他聽說太子很喜歡西游記,黃驥就在備課的時候,也加入了一些有關西游記的內容。
果不其然,在日講的時候太子明顯認真了很多,甚至還主動向殷士儋要求多讓黃驥講課。
而且《西游記》當真是奇文,此文奇巧瑰麗,卻不見俗,還蘊含了不少大道理,也不知道是何人能寫出這樣的文章來。
按照京師流行的說法,這是蘇澤從首輔李春芳家里討來的藏書。
但是此文的行文用詞都是當下用語,又不像是古書,也有謠言說是李首輔所作。
黃驥連忙搖頭,他實在是無法想象當朝首輔在內閣寫《西游記》的樣子,他還是更相信這是李首輔的友人所作,借以藏書的名義發表的。
五版是格物致知版塊,文章是蘇澤寫的,這次所講的問題是“炭毒”。
京師開始過冬了,每年過冬都有死于炭毒的人家,而蘇澤這一篇文章,指出炭毒是石炭悶燒后產生的毒氣。
蘇澤用石炭在密閉的房間內悶燒,又用小鼠做了實驗,都出現了中炭毒的癥狀。
蘇澤提出的解決辦法,就是將取暖的廢氣倒出室外,他還在報紙上設計了一種新的碳爐。
沒有條件的,就只能在燒炭取暖的時候保持室內通風,將碳爐放在門窗附近了。
讀到這里,黃驥連忙記下來,這中炭毒的可不僅僅是普通百姓,每年也都有官吏因為炭毒去世。
蘇澤的前幾篇文章都被驗證,黃驥決定回家好好看看取暖的碳爐,要不要按照蘇澤的方法打造新的碳爐。
就在黃驥準備繼續看六版和增刊的時候,張宏來到了詹事府公房說道:
“黃翰林,日講的時辰到了。”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