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康這么做,除了個人恩怨之外,也有另外一份政治投機的意思。
——
史館。
沈一貫走進史館,對著蘇澤說道:
“子霖兄,這些日子翰林院內可是熱鬧得很。”
熱鬧?
蘇澤抬起頭看向沈一貫,沈一貫接著說道:
“好幾名老翰林上了訪單,聽說有位老翰林當場暈了過去。”
羅萬化疑惑的問道:
“訪單不是京察機密嗎?他們怎么知道自己上了訪單?”
沈一貫說道:
“訪單要經手那么多人,怎么可能保密啊?六科都察院、通政司、吏部,那么多衙門那么多手,每次京察前夕,誰會被黜落的消息就滿京城飛了。”
蘇澤想起了前世報紙上常會出現的“某消息靈通人表示”,官僚體系就和篩子一樣,想要保密就是天方夜譚。
眾人都是剛入官場,都是第一次經歷京察,王家屏和張位都好奇的看著沈一貫。
羅萬化問道:“那這幾個老翰林,是為什么上了訪單的?”
沈一貫說道:
“還不是庸懶二字嗎?”
“庸懶?”
蘇澤疑惑的問道:
“都是翰林了,怎么會和庸懶二字扯上關系?這都察院定訪單,也太草率了些?”
能通過殿試,再成為庶吉士,最后還要通過館選才能成為正式翰林,這庸肯定是不沾邊的。
而翰林本來就是清貴的官,本身也沒有什么具體工作,又哪里談得上懶?
沈一貫對著蘇澤科普起來:
“子霖兄,這庸懶二字,就是如今京察黜落官員的常用理由。”
羅萬化問道:“這又是為何?”
沈一貫說道:
“這庸懶二字扣上,是最難洗脫的,這可要比其他罪證還要難自證清白。”
脾氣急躁的王家屏說道:
“這不就是‘莫須有’嗎?”
沈一貫點頭說道:
“正是如此。”
他接著低聲說道:
“我聽說那位姓孫的老翰林字寫的不錯,監察御史齊康曾經向他求字,這位老翰林不僅不給面子,還在加上提了一聯。”
眾人對這種八卦都很好奇,連忙問道:“什么?”
沈一貫不愧是小靈通,這種消息都能打聽到,他說道:
“上聯:御史求字,字字如金;下聯:翰苑拒墨,墨墨似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