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師之中,開始流傳蘇澤被都察院下了多張訪單的消息,沈一貫也來報館找了蘇澤,但是蘇澤并不以為意。
正如之間所說的那樣,訪單這種東西,只對普通官員有殺傷力。
對于蘇澤這種簡在帝心,在皇帝和內閣心中都掛上號的人來說,京察的時候也不會因為區區訪單受什么懲罰。
臘月十九,京師的各大衙門,除了內閣和通政司等少數衙門,都已經封印鎖衙,準備過年了。
敲定了年前最后一期報紙,編排完畢后,由羅萬化親自送去印書坊,報館也準備鎖衙了。
蘇澤等到羅萬化返回報館,又領著報館所有人開了一個年終總結會。
看著報館的全體工作人員,整個報館包括蘇澤在內,有兩個正品官員,兩個庶吉士襄理,再加加上報館屬吏書手合計三十人,以及在印刷坊的幾十名工匠和雇工,蘇澤也升起了一股自豪感。
《樂府新報》從無到有,從一個臨時機構變成這樣一個部門,一個放在京師都算是含金量十足的部門,這是蘇澤穿越以來的最大成果。
《樂府新報》雖然只有正品官員四人,但是四人可都是翰林官。
這其中還包含了兩名未來的首輔!
恐怕日后研究明史的學者,再也無法繞過報館,也不知道多少學者能以此為題水上多少論文了。
蘇澤的年終總結不長,內容就是肯定成績展望未來,接著蘇澤又親自向在場的官吏發放了“年例錢”。
年例錢,就是年終獎了。
當然,按照大明的最初設計,是沒有這筆錢的,朱元璋給官員設定的待遇是很低的。
年例錢這種東西,屬于自然演變的結果,到了今日已經成了半公開的潛規則。
京師居,大不易。
當官的可以為了前途,不要錢或者貼錢當官,畢竟能考上進士的家境都不會差,就算是蘇澤這樣的,也上趕著有人聯姻,想要送錢資助的更是不在少數。
但是基層吏員就不行了。
大部分基層官吏都是升遷無望,如果沒有足夠的收入維持生計,那自然而然的就會靠山吃山,要么貪墨衙門的公帑,要么出去盤剝百姓。
人性如此。
蘇澤并不反對如今對于官員的道德要求,在蘇澤看來,中高級的官員是應該有道德追求的,為官一任造福一方,中高級官員都是應該有道德理想的,對他們提出私德要求也是應該的。
一個中高級官員的道德敗壞,影響是成千上萬的人。
但是對于基層官員,僅僅提道德要求卻不保證待遇,那就有點耍流氓了。
年例錢這種錢,就是部門主官發揮主觀能動性,給手下發的年終獎。
來源未必合法,主要也是為了調動手下積極性。
蘇澤發的年例錢是請示過報館總裁的,也就是內閣首輔李春芳,是蘇澤用印書坊賣廢紙的錢,加上報館額外的訂報收入,湊出來的一筆錢。
被羅萬化叫到名字的吏員,都喜滋滋的接過蘇澤手里的紅封。
除了吏員抄手外,蘇澤還表彰了幾名工匠,這幾個人是在工作的時候,提出改進方案,提升了印刷效率的印刷匠人。
蘇澤給了他們雙份的例錢,又當眾表彰了他們的貢獻。
散會后,報館這一年的工作就結束了。
接下來要等到正月十五,也就是上元節過后才會重新開館了。
就在這時候,沈一貫又溜進了報館。
東宮也已經停了講課,詹事府已經比報館更早鎖衙,這些日子沈一貫無所事事,經常來報館串門。
當然,詹事府沒鎖衙的時候,沈一貫也經常來串門。
“子霖兄,汝默兄要回京了!”
申時行要回京了?
當年勘遼的事情早已經結束,使團正使洪朝選已經回朝,副使施篤臣高升,但是不代表荊州的事情就結束了。
按照處理遼王的方法,朝廷還需要將代王府的產業統計,按照宗親的級別授田,多余的土地還要收歸官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