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門進入內閣,劉珺看著角落中的碳爐,這是按照蘇澤的設計,用蜂窩煤取暖的新設備。
用了之后,內閣要比原來暖和不少。
蜂窩煤一燒就是一天,還可以熱上茶水,小小的提升了內閣的環境。
這點小事,自然是劉珺親自做的,閣老們也都看在眼里,這也是劉珺作為印君舍人,能一直留在中書科的原因。
劉珺又開始檢查內閣,再過一炷香的時間,就會有閣老抵達內閣了。
趙閣老的位置空著。
趙貞吉弟弟一家子人來了京師,籌備明年侄孫女和蘇澤的婚事。
聽說趙閣老對這個因為自己放棄殿試,終生不肯出仕的弟弟十分愧疚,將侄孫女的婚事當做親孫女的操辦。
當然,在劉珺這人精看來,與其說趙貞吉看重侄孫女,不如說更看重蘇澤這個侄孫女婿。
而劉珺聽到的消息,是趙貞吉根本不是籌辦婚事,而是在家中聚集心學同道,要寫文章駁倒高閣老的“實學”!
將趙貞吉桌子上的報紙收起來,等會兒命人送到趙貞吉家中去。
報紙是趙閣老的,就算是趙貞吉在家里肯定有報紙讀,這也是中書科的職責。
劉珺又看向高拱的位置。
高拱的位置是最雜亂的,這些日子高拱下午也都不來內閣了,正忙著完善“實學”的理論。
劉珺再看向張居正,他的位置整整齊齊,所有東西都分門別類歸放好。
這一切都是張居正自己整理的,這位閣老從來不讓中書舍人亂碰他的書桌。
仔細想想,這一屆內閣實在是奇葩。
高拱和趙貞吉,已經搞出了兩個儒家山頭,整天在報紙上隔空硬掐。
但這倒是不稀奇,稀奇的是張居正。
在劉珺看來,這位張閣老,干脆不能算儒家,他應該是申韓的信徒。
當然,張居正還是藏的很深的,只有劉珺這種掌管中書科機要的內閣身邊人,才看出張居正的政治主張。
但話又說回來,信申韓也不奇怪,千百年不都是儒皮法骨嗎?
打儒家名號搞法家那一套的,張閣老也不是第一個。
劉珺來到李春芳的座位前,他貼心的將《西游記》那一版調整到最上面。
這位李首輔,才是最奇葩的。
這位是信黃老的。
如果不是劉珺真的很了解李春芳,他大概也不會相信,這西漢初年就絕種的黃老之道,竟然還有信奉者。
就在這時候,李春芳踏入內閣,劉珺連忙迎接了上去。
凡是報紙出版的那一天,李閣老都會比其他人更早到內閣。
李春芳和劉珺打了招呼,剛剛在自己座位上坐下,準備翻看這一期報紙的時候。
通政使李一元,親自帶著蘇澤的奏疏來到了內閣。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