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見到是李春芳,李一元反而一喜。
他提前來內閣,就是為了先和閣老們通氣。
而李春芳,就是他最想要見到的人。
圣人無名,李春芳看似在內閣毫無存在感,但是通政使李一元知道,李春芳在內閣有定海神針的作用。
如同見了救星一樣,李一元遞上奏疏,對著李春芳說道:
“李閣揆,這份奏疏請您過目。”
李春芳看向李一元,通政使親自送奏疏不同尋常,接過奏疏后,看到上書人的名字,李春芳就苦笑起來。
李春芳慢慢的將奏疏讀完,接著他長嘆一聲:
“這猢猻,是非要鬧得過年也不得安生。”
李一元眼巴巴的看著李春芳。
“取揭紙來。”
李春芳對著劉珺喊了一聲,接著他又站起來說道:
“等等,這份奏疏我親自送入宮中。”
“啊?閣揆,這不合制吧?”
李一元身為通政使,吃驚的看著李春芳,內閣首輔請求奏對,那也是要通過通政司的。
而且奏對是奏對的流程,李春芳這算什么?
李春芳看向李一元說道:
“所以請李銀臺隨我一起入宮。”
李一元的腦袋宕機了,這里面怎么還有我的事情啊?
李一元更加的后悔,他不清楚李春芳要做什么,但是他知道一旦讓言官知道自己摻和進了這件事,日后肯定要盯著自己口誅筆伐。
完啦完啦!
李一元再次后悔,為什么上次登聞鼓事件后不堅定地辭官,就算調去南京養老也好啊。
但是李春芳都這么說,李一元也只能點頭同意。
一路無話,李一元就是跟在李春芳的身后,宮中的太監也奇怪為什么是內閣首輔和通政使一起進宮,但是很快皇帝就傳召兩人前往御書房。
李一元心中閃現過了無數的結果,事情到了這一步,他也已經明白了。
自己唯一的生路,就是皇帝堅定的支持蘇澤,壓下六科都察院的反對聲,那通政司就能安然過年。
難道李首輔就是為了這個入宮?為了說服皇帝支持蘇澤?
李一元偷偷看看前面的李春芳,事到如今,他也只能祈禱李春芳能說服皇帝,堅定的站在蘇澤這一邊。
——
御書房。
隆慶皇帝的心情不錯。
年底戶部匯報,今年風調雨順,夏秋二糧的征收順利。
整個隆慶二年,也沒發生太大的事件,小股的叛亂也被迅速平息。
倭亂平息,蒙古人也沒有大規模南下,自從譚綸到任薊遼后,也是剿撫并用,迅速安定了局勢。
國庫扭轉了往年的赤字,甚至還有所有盈余。
隆慶二年,可能是近十年來,國家財政狀況最好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