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藻和王任重對視了一眼,眼中都冒出光芒。
是啊,驛站這事,雖然聽起來不大,但是蘇澤這么分析,確實是關系到朝廷運轉的大事。
這些手持不法勘合的人,也就是趴在驛卒和官府身上的吸血鬼。
自己抓捕這些人,在司法上是尊重了太祖的祖制,在程序上合法,操作上可行。
還有一點更重要的,很多手持勘合的,其實都是地方官員的幫閑門客,這些人其實都是狐假虎威的無賴士人,真正懲辦他們沒有阻力,也不會因為這個得罪太多人。
其實沈藻和王任重,為了能完成任務,都準備申請前往山東公差了。
而蘇澤這個辦法,又不用離開京師,早上出城晚上就能回來,這簡直就是為了他們量身定制的好辦法!
沈藻和王任重連忙說道:
“多謝蘇兄賜教!”
蘇澤嘆息一聲說道:
“其實驛站這件事看起來小,實際上一點都不小。”
“這些無賴幫閑侵占驛站,讓驛站困乏,那朝廷真正緊急的公務就沒辦法按時傳達。”
“世宗年間,就有過九邊緊急軍情,卻在驛站沒有換到馬,最后延誤軍機的舊事。”
“兩位同年若是能整頓驛站,讓朝廷政令軍情傳遞通暢,那年后蘇某一定上書,彰二位之功!”
聽到這里,沈藻和王任重激動的臉都紅了!
他們都聽說過蘇二疏的名號,以蘇澤的名望,他的奏疏一定能送到皇帝面前。
如果能讓皇帝記住自己,那對于日后的仕途是極大的幫助!
甚至都不需要皇帝記住自己,只要這件事傳開,那自己二人也算是在京師揚名了。
王任重連忙說道:
“蘇兄,這可是你的妙法,我們不敢貪功!”
蘇澤說道:
“都是為了朝廷大計,兩位都是言官憲臣,這種糾核風氣的事情,就應該你們二位來辦!”
“如果都察院的言官都能和兩位一樣,把事情辦好辦實,朝廷的事情就能辦好,那我大明的百姓就真的能安寧了!”
沈藻和王任重對蘇澤更加敬佩,兩人千恩萬謝,又堅持留下了幾件家鄉土產,這才被蘇澤親自送出門外。
等兩人離開,沈一貫更是崇拜的看向蘇澤。
同年之中,別人還在為自己的前途發愁的時候,蘇澤已經開始給別人鋪路了。
而且明眼人都能看出來,蘇澤給鋪設的是一條康莊大道。
說不定這兩位同年,真的能因為這件事,從監察御史里行轉正,成為正式的監察御史。
這件事當然也不是蘇澤的靈機一動,因為在歷史上的張居正,用考成法這把“神劍”,斬的第一劍也是侵占驛站的問題。
通過這件事,大大降低了朝廷對驛站的補貼,也減輕了驛站附近百姓的負擔。
只不過張居正的考成法不過是曇花一現,大明最后還是回到了原來的軌道上。
驛站每年花費的金額逐年上升,一直到了崇禎年間,大聰明崇禎皇帝干脆直接撤了驛站。
后面的事情就不需要贅述了。
當然,蘇澤指點兩位同年,也有另外一層意思。
他正好想要試驗一下【手提式大明朝廷】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