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被抓捕的人陸續招供,給他們頒布勘合的人也被供認出來。
這其中就包含了京師大小九卿衙門,尤其以吏部、戶部、和都察院自己最多。
那些給人違規頒發勘合的御史紛紛自己上書請罪,然后御史們就將火力傾斜到了其他衙門頭上。
這下子,京師大小衙門紛紛召回官員,面對都察院的彈劾紛紛上書自辯,過年的氣氛瞬間一掃而空。
而這個時候,被打的監察御史里行王任重和沈藻聯名上書,向皇帝和內閣陳述了如今驛站的亂象,又列舉了驛站對周圍百姓的負擔。
緊接著蘇澤也跟著上書:
“朝廷以‘溫良恭儉讓’為勘合五類,按條例發于官吏使臣。”
“如今驛法混亂,而往來于驛路的多是‘不溫、不良、不恭、不儉、不讓’之輩。”
“臣伏望陛下念生民之艱、社稷之重,早降明旨,廓清驛路。”
接著,蘇澤提出了對驛路制度的改革。
驛站的勘合必須由各衙門的主官簽發,而所簽發的勘合都要造冊登記,使用完畢也要登記銷毀,年底兩邊的記錄要交給都察院核對。
勘合要明確使用者的名字,冒名使用勘合應該按照偽造公文的罪名處置,而私自將勘合借給別人,那出借者也要承擔同罪。
驛站要記錄每一筆接待的開銷,年底也分道匯總,交給都察院核查。就算是手持合法的勘合,但是沿途鋪張浪費,消耗過多的官員要被追責。
蘇澤還在奏疏中提了王任重和沈藻,夸贊他們能發現驛路的積弊,為言官做了好的表率,希望朝廷能記著他們的功勞,能對他們進行嘉獎。
蘇澤將這份奏疏塞進【手提式大明朝廷】,果然這次執行奏疏的成本極低。
——【模擬開始】——
一天后,《請通驛路嚴勘合疏》送到內閣,內閣群臣都表示支持,奏疏被送入宮中。
兩天后,皇帝同意了你的奏疏。
六科部分同意你的奏疏內容,但是六科認為王任重和沈藻只是履行自己的職責,不應該受到額外的表彰。
皇帝贊同六科的意見,只是下旨撫慰了沈藻和王任重。
——【模擬結束】——
【是否消耗50點威望點,保證奏疏全部執行?】
好家伙,還能這樣?奏疏部分通過?
蘇澤這下子知道,如果自己沒有金手指,在大明官場升遷是如何的困難。
其實六科不同意給王任重沈藻升官,也是正常的操作。
在職場上,一句“份內的事情”,就能抹殺掉多少努力。
好在經過這件事,強制執行奏疏的消耗變成了50點。
蘇澤毫不猶豫的選擇了強制執行。
【威望點已經扣除】
【剩余威望點:420點。】
接下就看系統發力了,如果這次真的能幫沈藻王任重升官,那蘇澤就可以執行更多的計劃了。
——
王沈二人的奏疏先送到內閣,蘇澤的奏疏也跟著送來。
剛剛票擬了王沈二人的奏疏,再看到蘇澤的奏疏,張居正摸著自己的胡子,臉上露出滿意的表情。
年后,從登萊鑄幣坊送來的第一批銀元和黃銅幣,都已經投入了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