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居正也是雷厲風行,先是從他控制的戶部開始,強行要求本月開始戶部撥付的款項,都要用新的銀元和黃銅幣。
而正如張居正和蘇澤所料的那樣,這種精美的新幣,很快就被市場接受。
緊接著,張居正又以戶部的名義,給京師各衙門下令,凡是涉及到錢款的,百姓都可以用銀元和黃銅幣支付,官府不得拒收。
一枚銀元當做五錢銀子,十枚黃銅幣就是一枚銀元。
這下子打消了百姓使用新幣的顧慮,新錢很快流通起來。
今天一大早,張居正府上的管事的,就找零帶回來一枚黃銅幣。
張居正得到這個消息自然是更高興了。
第一批送來的錢幣并不多,但這次朝廷發行新錢,明顯要嘉靖年間的幾次都要順利,張居正知道這都是蘇澤的功勞。
見到蘇澤這份奏疏,整頓驛站的方案張居正都是非常支持的。
但看到最后,蘇澤幫著沈藻和王任重求表彰的內容,張居正微微一笑。
以張居正的經驗,這樣的請求正常是會被駁回的。
王沈二人被打,這事情張居正也風聞了。
但是官場可不是會黨,不是說你受了委屈就能得到補償的。
兩個監察御史里行被打,是丟了都察院的面子,但這件事不也是你王沈二人自己辦事不周嗎?
而且六科現在和都察院的關系不好,定然要壓著兩人。
實際上,正常的官場流程,應該是給王沈二人記功,等到下一次有機會升遷的時候,再給兩人安排上。
張居正搖了搖頭,這明明是高拱的業務范圍,怎么這點道理蘇澤都不懂呢?
蘇澤真的不懂嗎?
張居正又搖頭,恐怕這家伙不是不懂,只是故意這么做的吧。
但是想到蘇澤在鑄幣上的功勞,張居正只好對身邊的中書舍人夏煒說道:
“去戶部,將去年京師附近驛路的帳翻出來。”
過了一會兒,夏煒抱著一些資料返回了內閣。
張居正又心算了一下,再次翻出了王任重和沈藻的奏疏,重新票擬了自己的意見:
“去歲,京郊龍泉驛在內,戶部補貼驛路銀三十八萬兩。”
“以王沈二人所奏,廓清驛路后,今歲能節用銀二十萬兩。”
去年合計五十多萬兩白銀的驛路銀,基本上都給了兩京附近的驛站。
原因很簡單,大明的政務都是以京師為核心的,京郊的驛站也是最繁忙的。
而且偏遠地區的驛站朝廷也是看不見的,根本不會補貼。
張居正補上這句話,就是將王沈二人的功勞直觀化。
皇帝高興了,那自然就會嘉獎二人。
張居正放下筆,如果不是蘇澤,他這個閣老也絕對不會給皇帝算這筆賬。
這也算是給蘇澤的獎勵了。
——
高密縣,還沒有得到消息的沈思孝,正在召集高密縣衙的官吏差役開會。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