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居正就喜歡這樣的文章,不是之乎者也的大道理,而是明明白白的算賬。
潘季馴列舉了開鑿遼東運河的成本,又列舉了運河維護的成本。
再加上運河運輸的費用,這樣綜合算起來,那確實不如在登萊造海船,恢復登遼海輸。
張居正暗暗記下了潘季馴的名字,等日后有機會再向皇帝舉薦他。
李春芳看完了最新的西游記。
也許是上次年畫嘗到了甜頭,年前那一期的《樂府新報》創下了歷史最高的銷售記錄,蘇澤在這一期的報紙上也加了插畫。
李春芳接著看完第五版,他長嘆一聲說道:
“過上幾日,蘇子霖又要上疏了。”
趙貞吉年后重新回到內閣,因為家中有喜事,趙閣老滿面春風,聽到李春芳這句話,竟然打起趣來說道:
“李首輔難不成也學了掐算的本事?還能算到蘇子霖要上疏?”
趙貞吉一句玩笑,連高拱都跟著笑起來。
李春芳也輕松的說道:“現在他可是蘇二疏,本月才上一疏,這第二疏可不是快要來了?”
這下子連張居正都繃不住了,整個內閣的飯堂內都是歡快的氣息。
——
東宮。
“殿下,這幾家店鋪的帳都沒問題,這幫宵小定是感到了殿下天威,不敢再做貪蠹之事了!”
黃驥過了一個年,反倒比年前更消瘦了一些。
但此時黃驥心中暖暖的,因為年后第一次的講學,太子又指名要自己來講。
黃驥當然知道太子為什么要讓自己講學的,但是在同事們羨慕的目光下,黃驥還是夾著賬本走入東宮。
看著墻壁上的數字,朱翊鈞心中更是高興,距離辦百戲會的目標又近了一些。
唯一讓他難受的,是蜂窩煤的銷量日益下降。
沒辦法,很多百姓都在年前存了蜂窩煤,而且京師的天氣逐漸變暖,已經可以不用燒煤就能熬過去了,蜂窩煤的需求量自然大減。
小胖鈞聽著黃驥的馬屁,卻在思考著如何向蘇澤求助,請蘇師傅再給自己找一個賺錢的買賣。
東宮講課都是要記錄留檔的,算完賬之后,黃驥又很快的將講學的內容說了一遍。
心不在焉的朱翊鈞聽完了黃驥的講課,又讓身邊的太監張宏賜了黃驥一枚銀幣,這才將他送出東宮。
剛剛送走了黃驥,緊接著朱翊鈞又迎來了客人。
“殿下!這幫家伙欺人太甚!”
武清伯李偉,也就是小胖鈞的親外祖父,沖入東宮對著朱翊鈞哭訴。
“您賜給老臣的那些珍寶,都被周圍那幾個莊子盜挖了!”
李偉委屈巴巴的說著。
年前朱翊鈞上次給他的土豆種苗,李偉把這些種苗當做寶貝,甚至親自守在城外農莊,就怕被周圍的人盜了。
可也不知道是誰走漏了風聲,周圍幾個農莊的主人都知道這些種苗。
能和皇帝老丈人做鄰居的,自然也都不是普通人。
僅次于成國公朱希忠,位列勛臣第二的定國公徐文壁,就親自登門拜見李偉,李偉也就舍得給了他十根土豆種苗。
李偉如此寶貝這些種苗,只不過回城過了個年,田莊里的土豆種苗就被盜了!